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促进供需对接 打通求职堵点
m.folksfolks.com 2022-06-06 09:08:58  李 丹 来源:经济日报    我来说两句

数据显示,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叠加两年多来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市场压力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启动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教育部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就业专项行动,各地高校、企业也创新招聘方式,努力破解疫情给就业带来的影响,为高校毕业生开拓就业门路。

做好职业规划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商务专业2022届毕业生何文彬前不久顺利收获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分所的职位,说起经验,他归结为自己早早就对职业进行了规划。“我在大学期间,给自己定下的职业规划目标就是财会方向,最终的就业目标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此,他除了本专业课程外,还学习了ACCA国际特许公认会计师。为了有更充足的选择和试错空间,何文彬在校期间还积极通过实习的方式尝试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

“对大学生而言,职场是陌生的,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适合哪个方向或未来可能从事什么方向的职业,因此也缺少对自己职业规划的布局。”相关专家表示,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在理论上对某领域进行初步了解,再加上企业参访、互联网信息收集以及实地参与实习等方式,一步步验证自己的职业意愿,通过不断尝试,做好职业规划,降低试错成本,积累求职经验。

一开始寻找实习机会时,何文彬主要通过某直聘软件投递简历,也尝试过在招聘企业的官网投递。“通过直聘软件寻找实习工作效率高,往往投递10个就有六七个企业有反馈,其中能够提供实习岗位的大多是中小企业。”何文彬认为,作为初始经验积累,中小企业工作经验的“性价比”比较高。如果谋求在大型企业的职业发展,拥有同级别企业的实习经验会更有帮助,在目标企业招聘官网投递简历是度过“初始积累期”后的必然选择。

据了解,当前很多大型企业都有寒暑期实习计划,属于企业的人才培养项目,“比起日常实习,寒暑期实习生有转正机会。这也是在企业官网投递简历的优势之一。”相关专家表示,当然,在不断丰富经历和积累人脉后,获得内推也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专家表示,大学生寻找心仪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收集信息、不断试错的过程。找工作尤其是找到一份符合自己需求较为满意的工作,需要不断付出时间成本和精力搜集各方信息,并根据职位需要完善自身知识储备和能力拓展。求职者自身具有的知识能力与职位越相符,获得该职位的可能性就越大。

规范网上求职

许虹从去年10月份校园秋招开始投简历、面试。许虹的目标是国企的管理类、营销类岗位。受疫情影响,面试基本都在线上,“与线下面试相比,线上面试没法亲自到企业感受那里的环境,也没法与公司招聘人员近距离沟通。偶尔网络连接不畅还可能会对面试造成影响。”许虹无奈地说。

许虹表示,目前求职竞争压力大,“自己属于职场小白,只能在证书、竞赛获奖等方面弥补职场经验的不足。”不过许虹提到,学校在大三时给同学们开了一门就业指导必修课,她学习了如何投简历、面试注意事项等求职的入门知识,课上还会邀请外来机构对学生进行入职指导,还是很有收获的。“有条件的话,希望学校能开展针对每个学生的一对一就业咨询。”许虹说。

“对于求职有困难的学生,每个班会把他们的就业需求等信息汇总上报学院,由学院老师帮忙推荐面试。”许虹表示,自己班上的一名同学就通过该途径获得了岗位。

受疫情影响,大学毕业生依靠互联网获取求职信息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对于互联网招聘规范性要求也会逐渐增强。不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互联网招聘目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公司信息披露不完善。目前互联网招聘中,中小企业岗位占比较高,而大公司信息在求职软件上披露得较少,这样会使求职者花费较长沟通时间去了解每家公司,导致求职者不容易匹配到期望公司。二是薪资的真实性。在互联网招聘中,很多企业挂的薪资标准都是一个区间,这代表薪资有可商量的余地。但实际上薪资只是区间的最低值,最高值数字只是吸引求职者挂的“羊头”而已。此外,薪资结构不明晰也会导致很多求职者“掉坑”,“7000元的薪资可能基础底薪只有3000元,剩下的都是所谓的加班费、绩效奖金等,让求职者很苦恼。”何文彬说。

搭建畅通平台

我国劳动力市场规模全球第一,供需双方都面对海量信息,甄别难度巨大。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平衡导致的问题将长期存在。求职者的个性化需求往往被淹没在招聘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用人单位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了节省成本,只能依靠学历、学校,甚至性别等条件进行筛选,造成求职过程中文凭“内卷”严重。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以往可以面对面开展的招聘会、双选会大多转为线上,加剧了信息不对称,也带来“求职难”的广泛焦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认为,要通过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设施、机构打通求职过程中的信息堵点。虽然现在有一些知名的中介机构、服务平台,但由于信息太过繁杂,很难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要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可以借助大数据、算法等科技手段,帮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筛选信息、精准对接;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劳动服务机构的功能,提高供给对接的精准性。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抓住毕业生求职的黄金期、冲刺期,打通信息堵点。教育部会同各地各高校和12家社会招聘机构,集中开展“24365校园招聘服务”系列专场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信息。高校书记、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进企业,与相关单位建立就业合作渠道,为毕业生挖掘更多岗位资源。

“今年以来,学校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登记,汇总了毕业生就业意向需求和简历,联系各地方人社部门和重点单位,进行专项推荐,精准对接。”南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军介绍,毕业生求职登记开展以来,已向各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千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就业推荐的效果。

“学校主动走出去拓岗,与企业主动来招聘是有区别的。”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苏晓冠解释说,学校主动,是带着学校学生就业需求有的放矢、深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直接交流。这让我们真实了解到企业用人需求,有利于学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记者 李 丹)


责任编辑: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