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工信部等6部门:鼓励在餐饮、物流等领域应用可生物降解产品

2023-01-16 15:23 作者:申佳平 人民网 责任编辑:吴静

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引导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等非粮生物质的生物基材料(以下统称为“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6部门近期发布《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目前生物基材料主要还是基于粮食原料。由于我国人均耕地、粮食保有量与部分资源丰富国家相比差异很大,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应充裕、市场稳定,若是基于粮食原料发展生物基材料也难以为继,必然面临‘与民争粮’‘与畜争饲’等矛盾。”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我国发展生物基材料,必须树立并贯彻“大食物观”,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将传统意义上“非粮生物质”转换为发展生物基材料的原料,防范化解“与民争粮”“与畜争饲”等矛盾,间接提高我国单位耕地“粮食”产出,为端牢中国饭碗再贡献一份力量。

《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循环低碳的创新发展生态,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和应用技术基本成熟,部分非粮生物基产品竞争力与化石基产品相当,高质量、可持续的供给和消费体系初步建立。

《行动方案》主要提出五方面重点任务:突破非粮生物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推进技术放大和应用示范;强化渗透能力拓展应用领域;培育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强化产业支撑体系建设。

“生物基材料是对化石基材料的重要补充。目前我国生物基材料产品品种不丰富,不论是基础化学品还是聚合物都还有待开发;与同类化石基产品相比,生物基产品成本普遍要高,性能也有待提升。目前,生物基材料下游市场渗透不易,亟待丰富产品体系、拓展市场应用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行动方案》提出,支持生物基材料企业与塑料制品、纺织纤维、医疗器械等下游重点企业搭建上下游合作平台,鼓励可生物降解产品在餐饮、物流、零售、酒店等领域应用,引导日常消费绿色升级;在生物医用、海工及海洋养殖等领域开发应用生物相容性好且可降解吸收的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基防污防腐涂料、可降解浮力材料等高性能产品,挖掘消费升级潜能;联合农业生产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科学推广生物降解地膜和滴灌管具等,加快在经济作物主产区和设施农业示范应用,助力绿色乡村建设。力争到2025年,生物基化学品的品种不断丰富,聚合物稳定性显著提高,在塑料制品、纺织纤维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同时,《行动方案》提出四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统筹联动,加强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协力推进非粮生物质原料化利用和生物基材料及制品应用。

二是加大政策引导,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统筹秸秆高效综合利用和分布式非粮生物质糖化生产点建设,将骨干企业功能微生物菌种纳入国家或地方种子库。

三是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推动建立生物基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平台。通过政府采购促进生物基材料推广应用。将生物基材料纳入基础研发、产业化等现有政策渠道支持方向。

四是完善行业管理服务,建立健全统计分类目录和统计制度,指导有关行业组织建立生物基材料行业服务机构,完善行业运行监测机制,促进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交流。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

关键词:财政金融支持,物流,产品体系,可生物降解,工信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