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乒乓遭遇黑色星期四,1989年多特蒙德世锦赛男子四项全军覆没,1991年千叶世乒赛中国男团只获世界第七。国际上遭遇各种有针对性挤兑,球拍和胶水都遭到封锁。国内训练管理方式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影片主角戴敏佳原型蔡振华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命担任主教练。一位个性张扬的魔王教练戴敏佳带领一群不被看好的“残兵败将”实现自己的承诺、热血逆袭,这样的核心事件实事求是地说,很好莱坞。戴敏佳的人设也颇有好莱坞大男主气质。穿西装、戴名表、头发一丝不苟,站在90年代初期国内简陋的生活训练场景里面,相当酷炫另类。《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影片一开头,穿着风衣的戴敏佳行走在阴暗潮湿的罗马街头,突然遭遇袭击,并被当作偷渡客带到警局,几个片段很抓人。
体育类电影吸引人的中心往往在于人的成长、拼搏、不屈服然后创造奇迹。诸如《百万美元宝贝》《摔跤吧爸爸》等经典作品从普通人切入,可以很好融入亲情、爱情,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赚足观众的同情。但是像中国乒乓这种国球,原型故事和人物社会关注度高,很难扩展个人情感和成长内容。主创团队选择大IP,正面表现90年代初期国兵重回巅峰的历史,在宣发上有优势,在创作上却很有挑战性。不能随便整笑点,情感不能自由发挥,还要面临众多新主旋律大片挑战,体育题材影片又不像《长津湖》战争大片在视觉上自带流量。无需讳言,2020年《夺冠》的成功,离不开郎平2016年奥运会夺冠和2019年以不败战绩卫冕世界杯冠军的加持。
主创团队在邓超人设上部分借鉴了好莱坞式男主,显然是其提高影片可观性的一个重要举措。电影的情节更是好莱坞式英雄之旅,接受冒险召唤、落入冰点、又浴火重生。当然,中国乒乓毕竟是“中国”的,不是个人的,个人和群体,其中的协调要有创见。除了戴敏佳,影片还着力表现了勇于担责的体育管理人员和勇于玩命的队员。吴京客串的李指导出场不多,被戴敏佳顶替后黯然离队,戴敏佳失意时,把个人得失放在其次,主动劝说对手重回国家队。人物各有个性或利益追求,但是面对集体目标时候高度一致,个人气质以及集体主义的群像相互结合,表现出了主创团队努力扩展新主旋律影片人物设定的意图,是很值得探究的一个方向。
影片中陪练队员陈文没有原型,但他的戏剧功能很突出。陈文“8岁进体校,19岁进国家队”是“整个中国弧圈打得最好”的球员,结果因为团队需要做了陪练。中国乒乓成功除了汗水更有泪水。个人认为陈文是影片中很真实的一个泪点,很好地揭示集体荣耀背后可能包含的对于个体的残酷(哥德堡失败后,主教练戴敏佳还被爆料以权谋私)。影片最后,中国队在天津夺冠,一个街头烧烤店老板抱头痛哭,“我成功了,我成功了”。这就是陈文,代表着所有上场和没有上场的中国乒乓球员,集体和我密不可分,中国乒乓英雄的传奇神话,是靠所有运动员一拍一拍拼出来的。
体育比赛和战争场面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和情绪张力,不过,体育类影片有一个明显劣势,就是要经受体育直播的挑战。目前战争现场在技术上也可以实现直播,但是在政治上和伦理上都受到限制,视觉奇观上留给影片艺术发挥的空间还比较大。这个劣势,应是很多体育电影将重心放在人的成长上面的现实原因,包括早期的《女篮5号》,打动人的着力点是生活的希望。《中国乒乓》力图利用高度逼真制造视觉冲击,略显怀旧古朴的色调,6点10分的闹钟,90年代初期简陋的跑道和训练场所、筒子楼宿舍,王涛95年世乒赛夺冠后扔拍倒地,瓦尔德内尔的神貌、包括孙俪母子灯芯绒母子装,考究的细节很好地唤起人们的青春记忆和激情印象。据说戴敏佳的手表也是蔡振华指导当年戴的真表。影片的情绪高潮点放在了比赛场面上,这个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因为必须做好与体育直播的区分度,还要能体现乒乓球运动魅力。
影片大量使用运动员全身镜头,对演员的动作要求很高。主创俞白眉说,“我们对于演员的技术呈现有信心。电影中所有的发球、击球(动作)提前几个月我们就已经做了录像”。乒乓球是没有身体接触的,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激烈对抗,是人的意志、谋略和智慧,比赛过程还使用了很多慢镜头,有意突出呈现演员的外形、技术和神情。最后一盘,黄昭出场,影片没有正面表现赛事,镜头转向了场外,观众、教练、走来走去不敢进场的孙俪、默默做事的烧烤店老板陈文……,场外观众的反应,将比赛的情绪张力拉到极致。
《中国乒乓》宣传海报里有一句话“献给每一个不被看好的人”。这个宣传语很好地点出了影片的主题和它的核心卖点——借鉴好莱坞式英雄语言、融入中国式集体文化,并因此努力发展新主旋律影片的电影语言。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福建省文艺理论研究会会长,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练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