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数字金融点亮智慧生活——2023年服贸会观察

2023-09-04 09:19 作者:韩佳诺、陈旭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题:数字金融点亮智慧生活——2023年服贸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韩佳诺、陈旭

回收废品换数字人民币红包、用数字人民币买文创潮品、向银行数字员工咨询、“碰一碰”无网无电便捷支付……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224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集体亮相,集中展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字人民币、金融安全技术、数字金融服务等前沿金融产品,引领百姓生活新潮流。

作为2023年服贸会九大专题之一,本届金融服务专题展区以“服务实体守初心 创新变革向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超1.4万平方米,既为全球金融机构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又为观众提供探索未来金融生活的舞台。

参展人员告诉记者,金融专题展区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数字金融已成为吸引流量、提升热度的“法宝”,现场展示的各类应用也表明数字金融已深刻改变百姓生活。

在首钢园的建设银行展区,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研发的消费预付卡服务——“元管家”引来关注。“个人消费者在商家充值,资金由‘元管家’智能合约控制,卡内余额随时可退。有效避免商户破产和跑路问题。”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客户经理华敏琪介绍说。

“数字人+金融服务”在金融专题展区随处可见。在北京银行展台前,记者看到前来与数字人互动的观众们排起了长队。模拟数字人虚拟形象,自建京智大模型,利用AIGC(生成式AI)赋予语音能力,能根据问题生成回答、上下文互动,观众与数字人实现沟通、互动和交流,了解最新金融产品介绍。“未来银行业将依托金融大模型技术,积极探索AIGC大模型技术在智能客服、产品营销、风险防控、协同办公、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北京银行工作人员张鸿伟说。

这样不断优化消费体验的金融服务场景,在展示区层出不穷。一款印有玉佩样式的小卡片,成了跨越“数字鸿沟”、解决老年人移动支付难的“法宝”——这是交通银行为服贸会特意设计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只要家人把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与软钱包绑定,就可‘软硬结合、功能互补’,无电无网无手机也能简单安全支付。”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营运与渠道部侯艾琪说。

“方便”“安全”是观众们参观金融展区提及最多的关键词。8号馆设置了数字人民币展示专区,智能手环、数字工牌、智慧学生证、电子老年证等数十款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产品,集中展示“数字人民币+”衣食住行场景应用。

本次美团金融数字人民币展台首发了数字人民币“黑科技”,由中国银行、中国联通、美团携手打造的SIM卡硬钱包无网无电支付场景引来许多观众围观体验。据美团金融工作人员介绍,即使是在无网无电的极端情况下,使用安装了SIM卡硬钱包的手机,仍可向充电宝租赁设备支付押金取充电宝为手机充电,非常便捷。“SIM卡硬钱包以通信运营商发行的SIM卡为安全载体,加载数字人民币钱包应用,打造了一卡多应用的融合应用场景,具有安全可控、通用便利、无电支付、余额共享等特色。”美团金融服务数字人民币产品经理张廷瑾说。

漫步数字人民币大道展区,仿旧装潢门面整齐排列百年义利、北冰洋等中华传统老字号,仿佛置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街头小巷。

“数字人民币大道”全面升级为3.0版,形式上借鉴潮流集市创意,内容上围绕乡村振兴、公益帮扶、交通出行、通信服务等场景提供数字人民币应用体验与展示。

从展会“尝鲜”到生活“常用”,数字人民币正加速从展示场景奔向生活场景。京东科技负责人介绍,目前在京东平台使用数字人民币的用户数近1500万,开设钱包数近2000万,交易金额累计超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0%。

“以前总听说数字人民币,这次从一系列场景中真实体验到了它的便利和快捷,希望这些便民设施能尽快在线下展开大面积的应用。”来服贸会参观的北京市民李先生说。

关键词:风险防控,金融产品,生活场景,金融服务,法宝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