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娱乐_ / 音乐 / 正文

这场“千秋”大剧将南音历史娓娓道来

2024-03-25 11:16 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赵睿

《礼乐颂千秋》章节中融入了南音传统名曲《百鸟归巢》。

祭拜南音始祖孟昶。

21日至23日,作为厦门市南乐团成立70周年献礼之作,厦门市南乐团全新创排的剧目《礼乐千秋》在厦门闽南戏曲艺术中心首演。

千年传承的古老南音,从宫廷走到民间,犹如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这一次,厦门市南乐团用一场“千秋”大剧展现南音的发展脉络,让观众近距离感悟汉唐遗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南音讲述南音历史

《礼乐千秋》以南音发展史为线索,远溯南音渊源汉代相和歌、唐朝宫廷音乐的传承、五代南音乐神孟昶的传播和明清弦管的兴盛,以《大汉相和歌》《南唐夜宴乐》《孟昶花蕊情》《明清弦管盛》《礼乐颂千秋》五个乐章串联起南音的百代千秋。

“丰富千年古乐的当代表现力”一直是厦门市南乐团的艺术探索与实践。《礼乐千秋》以一种与厦门这个城市同样从容、开阔的心态面对传统——敬畏传统同时又发扬光大传统。剧目的文本创作以历史文字和出土的石像、雕塑、绘画为摹本,希望做到历史有所本、文字有所依、形象有出处,将史学研究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舞台形象,将南音与历史融为一体。同时,为让观众领略到南音传统名曲的精髓,《走马》《百鸟归巢》《一纸相思》等传统名曲也融入其中。

“南音历经千年,至今薪火不息,是中国礼乐文化传世于今天的代表。”编剧曾学文说,已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音,更是成为厦门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内容之一,应该有一台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直观表达的作品。

“以南音讲述南音的历史,很有意义!”特地从泉州赶来观看演出的观众林瑞芬说,这部剧舞台效果恢宏,观众走进剧场,不仅可以直观地感受画面美和南音独特的美学韵味,更能跟着演员的表演逐步深入了解这一礼乐文化传世之音的历史。

据悉,《礼乐千秋》是2023年度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2023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近日,该剧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这是继南音《文姬归汉》之后,厦门市南乐团创排的作品第二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六代同堂”登台献演

《礼乐千秋》由三次获得曹禺剧本奖的著名剧作家曾学文担任编剧,丰富千年古乐的当代表现力是他一直思索与创作的实践;著名导演、文华奖导演奖获得者韩剑英担任导演,古典美学与当代审美对接是他追寻的方向;著名作曲家吴启仁担任作曲,在坚守南音音乐本体的基础上,运用传统曲牌进行串联与创新;音乐设计、编配著名作曲家江松明则在保留南音传统主奏乐器的基础上,引入古筝、笙、阮等进行配器,丰富了南音音乐的表现力。此外,更有舞美设计胡佐、服装设计秦文宝、灯光设计刘传龙、造型设计姚钥等全国顶级设计师强强联手。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杨雪莉精准地塑造了离恨中以身守护弦管、外柔内刚的花蕊夫人形象。

此次演出阵容是南音表演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整个剧组达到了120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厦门市南乐团“六代同堂”登台献演,既有厦门艺术学校(原福建省艺校厦门分校)首个南音班的“60后”“元老艺术家”,也有“70后”到“00后”的中坚及新生代力量,更有厦门艺术学校2022级南音班的学生。

“创新意识和传承意识两个不能分开。”韩剑英说,希望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新组合创演模式,让南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厦门市南乐团团长杨雪莉表示,《礼乐千秋》是厦门市南乐团在推动南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希望在年轻人中产生更多交流和共鸣,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探索出新的路径。除了舞台版,未来计划将《礼乐千秋》“搬”进南音阁,根据场馆特色做驻场演出。(本报记者 林泽贵 通讯员 张晓岚 文/图)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