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体育_ / 要闻 / 正文

体育架起“连心桥” 把“融”字写得更鲜活

2024-03-28 12:05 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赵睿

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福建的重大政治责任、重大历史使命和重大发展机遇。

省体育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提高站位、主动作为,持续增进闽台两岸体育界密切沟通、协同配合,创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内容涵盖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运动科学、青少年体育等诸多领域,推动两岸体育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助力福建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以棒垒球为抓手两岸交流更近

发展培育棒垒球运动,有利于加强闽台两岸的体育交流、互动与合作,以点带面助力闽台交流迈出更大步伐。去年正式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开展棒垒球等青少年特色体育项目合作。

按照中央文件和省委全会精神,省体育局结合我省棒垒球运动发展实际,在发展战略上明确了“边普及、边提高、边交流”的工作思路,抓好项目发展和对台交流两条主线,实施棒垒球推广工程。

同时,省体育局会同省台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制定出台了《福建省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创建与管理办法》,构建“1+4+10”的闽台棒垒球交流服务体系(即“设立1个省级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打造福师大、厦大、平潭、连城等4个高水平棒垒球赛事活动基地,创建10个市级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明确支持台湾棒垒球俱乐部、公司、团队或教练员个人参与我省棒垒球项目培训、赛事运营、场馆运营、文化交流,落实资金、人员保障,推动常态化开展两岸青少年体育项目合作交流。

以棒垒球运动为抓手,两岸的体育交流正在越走越近。

去年3月起,我省相继举办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冠军赛、闽台青少年棒球邀请赛、两岸(连城)棒球文化节、“海青杯”两岸青少年棒球交流营、第四届闽台青年棒球邀请赛、“海峡杯”慢速垒球邀请赛等赛事,实现了“月月有赛事”,共有约3000人参与,其中台湾青少年队伍超过80支、900人次,两岸青少年以赛交友,互相增进了解,情感融合。未来,还将重点通过闽台棒垒球区域发展中心,辐射普及300所学校开展棒垒球运动,同时与台湾地区、学校进行“结对交流”,广泛举办闽台赛事活动。

搭建嘉年华平台两岸交流更亲

体育交流看似“平常之事”,却有“非常之功”。闽台民众互动越是热络,融合发展就越是畅通无阻。

去年,省体育局结合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活动,会同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共同举办了海峡两岸体育嘉年华,累计举行30项各类海峡两岸精品体育赛事活动,吸引台胞超过3000人次,其中青少年占比超50%。

同时,嘉年华注重文旅资源与体育资源融合,通过“创新引领、资源整合、两岸融合、线上线下”等方式,加入文旅体验等项目,提升体育休闲体验,丰富“体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促进体旅消费。

海峡两岸体育嘉年华是两岸体育交流一个浓墨重彩的缩影。通过打造一批重大赛事品牌,两岸之间的体育交流正在当好传播闽台好声音的“讲述者”,共同讲好福建故事、祖国故事、融合发展故事,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去年共举办各类海峡两岸体育活动56场,今年第一季度已举办7场,累计直接吸引近4000名台胞参赛观赛,有力促进了两岸各阶层、各年龄层同胞的民心相通、文化认同,把“融”字写得更丰富更鲜活,推动闽台民间交流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广泛寻找契合点两岸交流更深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既是全领域的纵深推进,也是全地域的协同展开,以体育为载体的交流亦是如此。

立足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共通的体育资源,省体育局主动担当,广泛寻找两岸体育融合发展中的契合点,不断将两岸之间的体育来往延伸到更加广阔、更加深入的领域。

为加强闽台体育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地体育资源互补,形成新优势,促进新发展,省体育局积极与台湾体育总会对接联络,推动福建省体育总会与台湾体育总会在去年6月签署了《闽台体育交流与合作意向书》。围绕“扩大民间体育交流,加强闽台体育合作,促进闽台体育共同发展”主题,双方将全面加强棒垒球项目合作、深化竞技体育合作、提升群众体育交流、加强体育产业合作、加大人才交流和培训力度。

此外,省体育局聚“省、市、县”三级体育部门合力,充分调动地方举办两岸赛事、促进两岸体育交流的积极性,支持各地市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峡两岸赛事,打造地方特色海峡两岸品牌,推动面向台湾群众的体育交流活动。

两岸融合发展,既是大义,更具大利。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两岸体育交流不仅能为沟通两岸民众情感发挥积极作用,也能激发两岸运动员的民族自豪感,“未来将着力深化闽台体育融合发展,坚持以发展棒垒球等体育项目为抓手,持续扩大两岸体育文化交流,发挥福建对台的独特作用和桥梁功能,争当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排头兵”。

(沈立锰 刘小珠)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