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顿珠(左)和同事扎西顿珠在雪后的阿热湿地观察迁徙途中的黑颈鹤(4月7日摄)。
黑颈鹤被称为“雪域高原的精灵”。每年春季,北返的黑颈鹤会在西藏当雄县城附近的阿热湿地休息、觅食,为接下来的旅程储备能量。每当这时,就是当雄县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员尼玛顿珠和同事们最忙的时候。为了确保鸟类安全迁徙,他们需要在海拔4000多米的湿地徒步巡护。尼玛顿珠在此守护黑颈鹤已经15年,救护了多只受伤的黑颈鹤,让它们重返蓝天自由飞翔。
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近年来,西藏持续加大珍稀动物保护力度。仅在当雄县,和尼玛顿珠一样的守护者就有571人。通过野生动物摸底调查,当雄县确认了8种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级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余种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的人多了,雪豹、金雕、盘羊、藏狐等过去不容易见到的动物,现在也常常能够遇到。”尼玛顿珠说,“看着自由飞翔的黑颈鹤,我觉得我的守护很有价值”。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pagebreak
这是4月7日在阿热湿地拍摄到的迁徙途中的黑颈鹤(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党黎 摄pagebreak
这是在阿热湿地拍摄到的迁徙途中的黑颈鹤(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pagebreak
这是在阿热湿地拍摄到的迁徙途中的黑颈鹤(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pagebreak
这是在阿热湿地拍摄到的迁徙途中的黑颈鹤(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pagebreak
这是在阿热湿地拍摄到的迁徙途中的黑颈鹤(无人机照片,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pagebreak
这是在阿热湿地拍摄到的迁徙途中的黑颈鹤(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次仁 摄pagebreak
这是在阿热湿地拍摄到的迁徙途中的黑颈鹤(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党黎 摄pagebreak
这是在阿热湿地拍摄到的迁徙途中的黑颈鹤(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pagebreak
这是在阿热湿地拍摄到的迁徙途中的黑颈鹤(无人机照片,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pagebreak
这是在阿热湿地拍摄到的迁徙途中的黑颈鹤(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次仁 摄pagebreak
尼玛顿珠(右)和同事扎西顿珠在雪后的阿热湿地徒步巡护(4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