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香港各界积极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畅想“一国两制”美好未来

2024-08-02 09:56 作者:孟佳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香港8月1日电 题:香港各界积极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畅想“一国两制”美好未来

新华社记者孟佳

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中多次提及香港,为香港指明发展方向。会议闭幕以来,香港社会各界积极学习、热烈讨论,共话香港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把握国家发展机遇,畅想“一国两制”美好未来。

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 巩固提升香港地位

就香港如何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自身地位,香港政商界人士展开热烈讨论。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认为,《决定》释放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将更为牢固,香港工商界在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将可更好发挥对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内联外通”重要功能。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卢金荣认为,作为国家最开放、最国际化的城市,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可以在助力国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可以为香港的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带来新机遇,更可以巩固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和“八大中心”的定位。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律协创会会长陈曼琪表示,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作为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制度的司法管辖区,法律服务与国际接轨,汇聚各方人才,通过发展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能够以涉外法律强化稳定适合国际营商的法治环境,满足国家对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的庞大需求。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陈振英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绿色金融生态不断完善,国家坚持对外开放以及内地庞大的融资需求,会直接加速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吸引更多国际机构和企业以香港作为绿色融资和风险管理中心。

守正创新促改革 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香港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香港发展指明方向,要坚持守正创新,在维护香港“一国两制”核心制度的前提下推进各项改革工作。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表示,香港贯彻全会精神须守正创新,加强制度自信,坚持立足于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推进改革创新。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认为,特区政府需要以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为抓手,破解香港的发展和民生难题,以大胆、进取和创新态度推进香港的改革和发展,敢破敢立,从全局、前瞻、系统和战略角度擘画香港未来改革和发展的蓝图。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黄楚基认为,《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系统部署,未来香港必须坚守“一国两制”,巩固一系列传统优势,并且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面临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香港,同样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

把握国家发展机遇 为“一国两制”注入新活力

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也为“一国两制”发展提供新的活力源。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发表声明表示,凭借“一国两制”下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协助国家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将会给香港由治及兴带来无限机遇。

香港民建联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不久举办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慧琼在会上表示,《决定》向全世界释放了中国坚定不移继续走改革开放道路的讯息,香港须从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入手,助力国家对外开放。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陈晓峰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香港发展指明方向,香港要善用机遇,全面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在新赛道和新市场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助力增强内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香港力量。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重庆总会主席马浩文表示,香港要讲好“一国两制”的故事,与国家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呼吁社会各界抓住这一机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升香港的整体竞争力,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国家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一国两制,三中全会,中国式现代化,香港工商界,香港特区立法会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