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余留芬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路径探寻
日新月异岩博村
农村小康路上的领跑者
--村支书余留芬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路径探寻
乌蒙群山深壑间的盘县淤泥乡岩博村,是个有着315户965人的彝族聚居村。12年前,这里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1/3人口没有越过温饱线。12年后的今天,养殖、酿造、加工、运输等特色产业风生水起,让这个昔日集体资产空壳村成了坐拥1600万元的富裕村,人均年收入也跃至8600元(为全省平均水平近一倍)。村民住小洋楼,开轿车、摩托车,家家户户靠产业发家致富。是什么促成了岩博的惊人巨变?村民说,是因为他们有位千金不换的好支书,是因为他们有个能人聚集的好党支部,是因为全村有一群承载共富梦想的好产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最近到这个山村调研考察,高度评价岩博之变。说:“好干部、能人,就是最大的生产力!”
错愕、惊讶,而后是翘指、赞叹,几乎是每个第一次踏进岩博村的人,必然会产生的一组关联表情。青瓦白墙水泥道,绿树红花掩亭楼,这种海市蜃楼般的景象呈现,使人仿佛来到梦境中的桃花源。的确很难让人相信自己来到了贵州大山深处的僻远山村。
从省城贵阳到盘县淤泥乡,280公里;从淤泥乡到岩博村,还有5公里盘山路要走。换一个最近的城镇参照坐标,岩博村离盘县县城,也有98公里。资料显示,全村315户人家从八担山海拔1300米的山腰开始,星星点点散住到海拔2300米的山顶,短短几公里路,落差上千米,真是名副其实的“山高沟深”、“闭塞偏远”。
正是在这个依常规来看已经缺乏基本发展要素的地方,一个村支书、一个党支部,带着900多口村民,不等不靠拼搏12年,活生生地向世人呈现出了一个率先实现同步小康的新农村。
8月14日至15日,记者一行走近余留芬,走进这个传奇的乌蒙村庄。
相关新闻>>
- 2013-07-28广西党委常委带头将公车由“桂O”车牌换成民用车牌
- 2013-06-28河南一公安局长退休后回老家领村里人养猪致富
- 2013-06-03甘肃计划5年为111.9万人实施搬迁安置
- 2012-12-21广州纪委:查实“房婶”并无腐败 属合法致富
- 2012-11-19孤儿幼年贫苦获得帮助 成年致富后修路回报乡亲
- 2012-11-17中国向洋垃圾说“不”
- 2012-11-09“白茶仙子”宋昌美:种茶致富睦四邻
- 2012-11-07从“求果腹”到“要致富”:宁夏宽口井移民的幸福生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