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 南平频道> 南平新闻 > 正文

松溪生态建设“四重奏”

m.folksfolks.com 2013-12-12 09:51  李思敏 魏 农 来源:闽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东边村的稻田 (朱宇 李思敏 摄)

渭田镇清水长廊 (黄俊 摄)

茂密的阔叶林

生态,是松溪最为骄傲的一张绿色名片。从2009年起,松溪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至今,松溪生态建设已持续了上千个日夜,在这过程中,无数个生态故事在发生,从创建生态县城,到改造生态乡镇,再到传递生态教育理念……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听到,绿色的音符正在松城大地上齐声奏响。

渭田镇: 建设美丽家园

12月1日,在松溪县渭田镇旧街改造工地,2台大型铲车、1台升降机来回穿梭在工地上,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旧街改造是渭田镇打造生态宜居美丽集镇的一个组成部分,渭田镇将集镇建设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正在工地指挥的镇长范朝英告诉记者,通过旧街改造、五福江滨公园等项目建设,“美丽渭田”已经初具雏形。

渭田镇位于松溪县东北部,区域总面积和总人口都居全县各乡镇之首。谈到渭田镇建设方案,镇党委副书记张亮介绍,渭田镇根据县委“七个一”工程要求,确立了打造“一廊两轴”新集镇的思路。即以五福桥为廊,以渭田溪为中轴线,在沿河两岸建设集物流、人居、娱乐为一体的美丽园区;轴旁辅助建设渭田森林公园,同时镶嵌渭川文化元素,彰显地域生态特色,推动渭田美丽集镇建设。

在渭田镇建成不久的清水长廊步行街,一条沿着渭田溪河岸修建的栈道,三五成群的村民在散步聊天,形成了生态与人和谐共生的生态景观体系。村民杨小爱见到记者在拍照,兴奋地说,清水长廊步行街建成后,为村民提供了步行、休息、社交、购物和聚会的场所,村里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啦!

五福江滨公园、八岭示范街道、旧街改造和巨口新农村建设……渭田镇休闲场所越来越多、越变越美。在五福公园和五福桥临渭田溪畔,集休闲、运动、观光为一体的清水长廊项目总投资100万元,总长度120米,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分为舞蹈区、休闲区和健身区等三个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镇上最大的舞蹈场所。而五福桥内将以木刻版画形式,镶嵌渭川文化元素,彰显地域特色,形成集文化、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景观公园。旧街改造项目从渭田尾三叉路口延伸至董坑路段,昔日坑坑洼洼的路况将不复存在。2011年,镇里还投资900多万元进行环境连片整治,在镇所在地建成一座污水处理设施和一个垃圾中转站等,极大便利了城镇的保洁工作。

“镇上的改变太大啦,家乡变得比城里还美!”看着镇上日新月异的变化,78岁的退休老人刘世禄笑得开心。

招沙甲村里的青蛇

大林坑原始森林里的小溪

东边村公园(游辉义 摄)

花桥中心小学: 播种绿色理念

怒放的海棠、含羞的玉兰、火红的玫瑰……走进花桥中心小学,处处弥漫着花香。作为南平市“环境友好学校”,花桥中心小学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学校以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为动力,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班队活动为主要载体,品‘绿色书籍’,写‘绿色思想’,画‘绿色家园’,精心打造绿色文化校园。”校长杨恭平介绍说,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绿色理念,投资30万多元修建了新的旗台,200米的环形跑道,栽种38种新树苗,进行了绿化改造,绿草、乔木、鲜花布局合理。如今,校园绿树掩映,花草树木摇曳多姿,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不仅带给人视觉享受,花草里包含着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满足了孩子们增长知识的需要。

翠绿的枝叶、湛蓝的天空……在六年级(一)班,蔡佳怡正专心描绘着环保专题板报。“我们建立了校园文化长廊,充分利用每一面墙壁、板报和橱窗,进行环保生态教育。”辅导老师邹锦燕说,各年级环保专题板报定期介绍环保知识,例如什么是污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可怕的沙尘暴、吸烟的危害等。此外,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定期播送环保知识;少先队大队部举办知识讲座,讲解环保常识、国内外环保动态等。环保、生态的理念在校园里处处可见。

德育副校长童邦有说,学校每年都利用宣传“爱鸟周”、“地球日”、“植树节”等开展保护环境宣传,组织师生植树、绿化,引领孩子走进大自然,开展综合性学习教育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生态教育。

出板报、办讲座、发资料、开队会、搞活动……在无处不在的环保理念教育下,校园内折枝毁木现象少有发生,孩子们养成了随手关水、电的好习惯,还学会了及时回收废旧电池等,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环保正成为学校越发醒目的一项特色。

渭田镇吴村千年古樟(朱建斌 摄)

东边村: 打造现代“桃花源”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伯虎曾在诗中描绘出一幅桃花盛景,现实当中这样的景色哪里去寻?

“快来东边村看桃树啦!”松溪县渭田镇东边村下派村支书赵勇放嗓一喊,喊出了一个“桃花村”。

“‘桃源东边’是东边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理念。”赵勇说,东边村以“农业立村,工业富村,旅游兴村”为目标,将利用创意农业的理念,将农业观光、农产品种植、农产品加工等融合在一起,将东边村打造成“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乡村”。

东边村书记危安辉介绍,2012年,村里已种植了3660棵桃树树苗,如今,树干已经有人的手臂般粗细,第二批桃树树苗的选购也正在进行中。“‘桃源东边’将以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为主题,打响观光农业品牌,将观赏和结果用的桃树相结合,并且设置农产品加工厂、智能农业大棚等诸多观光旅游项目。”危安辉说。

东边村独特的发展理念源自赵勇的“信息引进”。

“村里以前之所以贫穷,是没有开放思路,一直都困在山窝窝里,了解不到外界的信息。”赵勇说,为了让村民打开眼界,建设一个不一样的新村,赵勇建立了农民夜校教室,还专门请来老师教农民上网、浏览信息。“村民思路转变了,你提出一个发展理念,才会得到支持。”赵勇笑言。

通过对外界的了解,东边村村民的思想变“潮”了,赵勇动起了发展创意农业的心思。“创意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更高级形式,它既不破坏自然,又能给农民带来额外的收入。”赵勇说,村里不仅要打造现代“桃花源”,还要建设农业观赏园、生态园等,让东边村真正富起来。

如今,东边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广场上有一面百福墙,墙上罗列着用不同字体写的福字,代表着村民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赵勇还邀人写了一篇“东边赋”:秀美之东边,峰岭逶迤,山风羡悠,渭水流莹。聚天地之灵蕴,桃花馥郁数里飘,四季景色尽宜人。翠竹萧萧,硕果盈枝……正如《东边赋》中所说,美丽的东边村在不断进步、发展。

招沙甲村: 留住原始森林的“野味”

连绵的低矮丘陵中,林海莽莽,古树苍翠,间或有幽幽鸟鸣,潺潺流水……漫步在松溪县花桥乡招沙甲村,一处名为大林坑原始森林的地区,在记者眼前描绘出一幅原生态的质朴纯洁的图景。

大林坑原始森林有8000多亩,是松溪县境内面积最大、最古老的生态林,属于白马山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踏着枯黄的落叶,村里年纪最大的村民危小胡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90岁了,从他有记忆开始,森林一直便是郁郁葱葱。

如此缤纷美景,与招沙甲村的良好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花桥乡党委宣传委员陆亿告诉记者,为保护村里的原生态的“野味”,村里较少开垦耕地,全村448位村民,平均每人能有20亩森林,尤其是生态林占多数,而耕地却不足半亩,村民一般通过种植毛竹林等经济作物来维持收入。

“原始森林的完整性不允许受到任何影响,村里一直严把生态关。”招沙甲村书记钟学富说,现在森林的核心区已经用铁网完全隔离,不允许私人进入,即便是巡山的人员,也不能携带打火机等易燃物品。

2011年,招沙甲村被省环保厅命名为“省级生态村”,2013年7月,招沙甲村通过“国家级生态村”验收,绿色生态成为村里的“金字招牌”,在村里不断打造绿色品牌的努力下,全村绿化面积达14019亩,绿化率达91%以上,村里成了名符其实的“绿色自然博物院”。

招沙甲村拥有优越的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资本优势?

钟学富说,村里现在正在推进生态旅游业,以大林坑原始森林为载体,招沙甲村正在建设大林坑集休闲观光与生态环保教育于一体的生态课堂基地,依托着将近300种动植物,村里将建仿真野生动物展厅、植物物种展厅和光盘教学教育厅三个室内展厅。建成后,原始森林将串联花桥乡水域宽阔的茶洲水库、白马山自然保护区、花桥森林公园等生态观光景点,成为别具特色的“小武夷生态长廊”。

“招沙甲村是库区移民村、畲乡移民新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钟学富说,下一步,村里还将挖掘苗民藏俗特色文化,结合招沙甲狮子岩中的洞葬物品等,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朝着建设全县生态经济强村的目标而努力。

在大林坑原始森林的核心区,隔着铁丝网,可以看到在飘渺薄雾中,一棵棵古树苍劲挺拔、连绵不绝,林内似仙境般,而核心区以外的林区也美若一座幽深的秘密花园。相信在招沙甲村的保护之下,原始森林的绿色能永远留存下去。

(本组图片由朱建斌摄)

责任编辑:唐丽萍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