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人申报参评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技艺传承人
2014-08-28 16:18:04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吴杨珠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日前,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共有62人申报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从7月4日《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发布之后,到8月15日的申报结束,近百人打电话咨询,88人向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领取了申报表,62人递交了申报表。 目前,评审委员会正在对申报人进行审核。审核将在8月31日结束。 申报受广泛关注 62人。对于23万人口的武夷山来说,这个数字很小很小。对于过半人涉茶的武夷山的茶产业来说,这个数字很小。对于茶企超过2000家的数字来说,这个数字也很小。然而,对于最终只有不超过6人能够被认定为传承人来说,这个比例却是挺大的。 从7月4日开始,7月和8月,武夷山茶人谈论的最多的话题,便是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申报。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评定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武夷山市公布了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 从2006年到2014年,时隔8年之久。在这8年的时间里,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产业获得迅速的发展。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传承人”与“好茶”二者之间是可以直接划上等号的。毕竟,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就是“精湛技艺”的“代名词”。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中国制茶技艺里程碑的巅峰。它也是武夷山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用这种技艺制出的部分发酵茶(俗称“半发酵”)的岩茶,即乌龙茶,香清、味醇、性中和,当是茶中佳品。 据考证,这种工艺起源于清代初年。当时,曾在武夷山修志的文化人王草堂在《茶说》一文便作了记叙。这种“摊、摇,先炒后焙”等工艺也大受时人赞赏,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梁章钜发出了“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感叹。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传承300多年,得到茶界高度重视。当代着名茶叶专家陈椽说过:“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世界最先进技术”。 |
相关阅读:
- [ 08-21]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愿毫无保留教授年轻人技艺
- [ 04-20]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简如林:七道工序 造就神奇土楼
- [ 11-09]“非遗”剪瓷雕技艺传承人:此技无限好却无人学
- [ 09-02]楮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人张逢学:家里就是传习所
- [ 07-20]修表技艺传承人匮乏 学徒抱怨“修表找不到老婆”
- [ 09-28]膏方季“李鬼”当道,阿胶技艺传承人秦玉峰呼吁行业自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