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茗:雀舌从这里出发
2014-10-13 07:35:1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因为天旱,仙茗岩茶厂近几天对茶山进行喷灌。 从九龙窠引种的雀舌长势喜人 (本组图片由裴礼辉 摄) □《闽北日报》记者 裴礼辉 见习记者 权彤 《厦门日报》记者 陈思宇 “写雀舌,就要去仙茗岩茶厂,去找厂长黄寿生聊聊。”有朋友这样说。11日,天气晴好,在阳光的照耀下、秋风的吹拂中,我们走进仙茗岩茶厂,找厂长黄寿生讨一泡雀舌喝喝。 还算是幸运的,前不久焙好的一批雀舌还有最后一泡。闻起来,在淡淡的炭火香后,馥郁芬芳的香气便冲鼻而来,茶汤入口之后,有幽长的桅子花香。 仙茗岩茶厂是一个“品种王国”,600多亩的茶园里,生长着70多个品种,在这里,雀舌有39亩。 与大红袍的情缘 关于雀舌,百度上的记录并不多。关于武夷岩茶中的雀舌,记录就更是少得可怜。翻阅文字记载,在罗盛财所著的收录了70个武夷岩茶名丛的《武夷岩茶名丛录》中有如此表述:雀舌,原产九龙窠,二十世纪80年代初从大红袍第一丛母株有性后代中选育而成。 呵,原来雀舌与母树大红袍有着浓厚的情缘。 2000年,武夷岩茶市场正处低谷,黄寿生买下了如今的这600多亩茶山。当时大红袍景区九龙窠仅有两株雀舌,随时都可能因天灾人祸而绝种。于是,黄寿生在自己的茶山上扦插试种。2001年,他的茶山里有四分地种上了近400株的雀舌。那时,这近400株也是武夷山雀舌的总量。 当年,黄寿生尝试着做了10多公斤的雀舌,并送给一些朋友喝,没想到市场反应出奇的好,多位茶人“闻香而来”。黄寿生回忆,当时肉桂、水仙茶的市场价不过每斤二三十元,但雀舌的价格却超过了150元。 从2003年开始,每隔二到三年,黄寿生都会挖掉一些茶山上的老品种,种上雀舌。如今,他的茶山上雀舌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9亩,武夷山的种植面积也超过了3000亩。 毕竟,雀舌与母树大红袍有着浓厚的情缘,从2008年开始,黄寿生把雀舌作为商品大红袍的主要原料茶,意料之中的,拼配出来的大红袍连续三年获得多个茶赛的茶王或金奖。“这主要得益于雀舌的提香效果好。”黄寿生说。 雀舌的航天之旅 黄寿生说:“雀舌属于高香品种,初步接触武夷岩茶的人容易接受,但它的水比较薄,可谓优势和缺陷都比较明显。雀舌是晚熟品种,可错开制茶高峰期,延长厂里的做茶时间。” 为了弥补轻火雀舌虽然香高但水比较薄的缺陷,2008年,黄寿生和制茶师傅们,开始尝试着用重手法制作雀舌。不仅重摇做熟,而且延长炭焙时间。结果是令黄寿生满意的。不仅香气依然,而且茶汤中的茶味浓郁了许多。于是,如今厂里便有了轻火和中火的雀舌。“雀舌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能够成功做出中火的雀舌,离不开厂里雀舌都是种植在正岩区。”黄寿生说。 或是特别中意雀舌的原因,再加上雀舌与母树大红袍有着浓厚的情缘,2011年,黄寿生在选择武夷岩茶种子搭载“神舟八号”进行空间诱变处理时,6个品种的单株种子就有1个是雀舌。如今,它们的长势都不错。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