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扩展项目名录
2014-12-12 10:00:58 来源:贵州都市报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记者8日从都匀市委宣传部获悉,都匀毛尖茶传统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据从事30多年都匀毛尖茶手工制作传承人张子全介绍,他家世代居住在都匀百里毛尖生态旅游观光长廊螺蛳壳摆忙村布依族山寨,那里海拔1000多米,气候土壤最适宜茶树生长,全是野生老茶树,差不多有上百年树龄,当地400多户布依族人家祖辈种茶制茶。每年清明前后,张子全全家都要采摘茶青,并用传统手工炒茶,这样的茶叶在市场上价格比别人家的茶贵。 张子全透露,炒茶绝技在张家一代代人的指尖上传承。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揉捻可增加汤色浓度;搓团是固定外形,卷曲;提毫时,茶团在两手掌摩擦滚动,茶条相互才会起毫。每步温度、动作都严格遵守传统手艺,而绝活之绝在于提香提毫环节。最后将改用特别采摘的杉桠烧火,让锅内温度迅速上升,茶香就能浓郁,这过程俗称“火中取宝”。 近年来,在都匀市政府的支持下,张子全联合13家农户成立了十里茶香专业合作社,承包种植了1000多亩茶园。张子全并没有完全照搬传统红茶采摘后直接入烘箱发酵的技术,而是结合都匀毛尖茶特点,在发酵环节采用24小时晾干茶青、手工捏揉的天然发酵方法,经过若干次车间改良试验,最终研制出茶香独特、茶味厚重、营养丰富、耐泡、保存期长的“金毛尖”。 张子全说,“金毛尖”研发成功后,虽未形成大规模生产,但市场售价已突破每斤1800元。“金毛尖”之所以昂贵,是因为采用了产量较少的明前毛尖制作而成。上等毛尖茶茶青是清明前树上发出的第一枚芽尖,带一层白白的绒毛,制作1斤毛尖茶需要6万片芽,全靠采茶人手工一芽一芽摘取,最快的一天能采摘10万多片。 “金毛尖”大获成功后,张子全又着力研发了用夏秋茶制作“金毛尖”的技艺,红茶与绿茶的不同,不在于材质,而是制作工艺不同所致,明前毛尖茶青一般不用于制作红茶,用夏秋秋茶制作红茶,主要是为了提高茶叶的综合利用率,使每亩茶园增收1000多元。 都匀市文化部门把张子全从事的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作为代表,向国家文化部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近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活动揭晓,黔南州3个非物质文化传统项目入选,其中,贵定县选送的布依族医药(益肝草制作技艺)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黔南州选送的剪纸(水族剪纸)和都匀市选送的绿茶制作技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据悉,到目前为止,黔南州已有水书习俗、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毛南族打猴鼓、瑶族猴鼓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4项。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