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企业化管理给渣土车套上“缰绳”更要环境效益
2016-07-19 08:51:3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邵武是闽北工业重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市场繁荣发展,随之而来的工程建设使渣土产生量日趋增多。超载超速、污染路面、随意倾倒、噪音扰民、违规驾驶、“带病上路”……行驶在路面上的渣土运输车曾饱受诟病。 然而,2014年下半年以来,不少邵武市民发现,昔日“疯狂”的渣土车不仅盖上盖子,不再沿路抛撒渣土了,而且车速也降了下来。16日,记者到邵武一探渣土车“温顺”的奥秘。 渣土车乱象少了,出门也放心了 “每次到现场巡查,我们都是临时决定,不打招呼,这样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前几天,邵武市城建监察大队临时决定到城南新区中央景观轴工程工地进行巡查。 没有与工地的负责人打招呼,弃土管理室副主任周敷卫就带着城南片区监察中队的监察员来到施工现场。一辆辆建筑渣土运输车不断地往返,它们都是加装了扬尘密闭装置的新型渣土车,而且还配有卫星定位装置。 然而在前几年,邵武城区里,渣土车飞驰而过,沿途不断有黄泥、污水撒漏,原本干净的道路瞬间被涂上了一条条斑斑黄泥印。雨天道路泥泞,晴日灰尘漫天,居民怨声不断。 周敷卫说:“原先,渣土车乱象屡查不止。2014年实施新规,经过这两年的集中整治和规范管理,现在,不论是工地还是城区,基本上都看不到违规的渣土车。” 家住熙春路的应金花对此深有感触:“以前看到渣土车心里就有些害怕,远远地避开。现在渣土车文明多了,我们出门也放心了。” 企业化管理给渣土车套上“缰绳” 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进度的同时,又能将渣土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邵武市通过企业化的管理,给渣土车套上了“缰绳”,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治,让渣土车在规范中运营。 2014年2月,邵武市政府发布《邵武市建筑垃圾(废土)处置管理暂行规定》,对建筑垃圾运输市场设置了准入门槛: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必须具备注册资本800万元以上、取得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许可、总载重量不少于400吨、办公场所不小于100平方米等条件。 当年,共有4家符合条件的渣土车公司入围。从那时起,个体车辆要想进入邵武市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必须挂靠在这4家公司名下。随后,4家公司旗下的48辆渣土车全部进行了改造,以防止“滴洒漏”现象,并安装了卫星定位装置。同时,4家公司还雇佣专门人员,检查渣土车的密封性、整洁度、卫星定位装置开启情况等。 随后,邵武市采取市政府协调、多部门参与管理的方式,对渣土运输企业安全营运实行考评。比如,渣土车未冲洗干净,或者轮胎夹泥上路、车身带泥,车厢未采取全密闭防撒漏措施的,每次扣2分;未按规定时间进入城区运输建筑垃圾的,每次扣2分……累计扣30分要停业整顿,累计扣60分就直接逐出市场。 邵武市城建监察大队副大队长郑和起说:“管理渣土车公司比直接管理渣土车效率提高了不少。以前我们在渣土运输沿线设卡,单靠人力去检查,难免漏网之鱼。现在,所有渣土运输车辆须将车上的卫星定位装置接入在线监控平台,我们可以掌握车辆的行驶路线,把违规、违法行为记录下来,直接处罚渣土车企业。” 要经济效益,更要环境效益 “整治的目的是要让有运营资质的运输车辆在达标的同时,按规定时间、路线有序运营,让市民的宜居环境更好。”邵武市城建监察大队大队长陈文俊说。 治理渣土车如同治理街头小摊小贩,是一门复杂的城市管理艺术,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法,而且仅靠一个部门、一个行政区域很难管好。除了市政府出面协调,住建、交运、公安、水利、质监、环保、国土等多部门参与联动,从源头治理的方式外,还需要企业主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洪顺农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邵武4家符合条件的渣土车公司之一,公司旗下有21辆符合标准的渣土车。总经理林俊简单算了一笔账:一辆渣土车改造前可以装13吨渣土,改造后只装8吨,从数字上看是装得少了,运输成本高了。“其实,车装的渣土少了,行驶的安全性更高,同时保养也更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因为符合规定,企业有活干,活干得多了,效益也就好了。” 合法的渣土车畅通无阻,违法的渣土车寸步难行。2015年夏,邵武城区一工地与林俊的公司签订清运合同,却让不符合规定的渣土车进场。林俊得知后将违规渣土车堵在工地上,通知监察人员到场处理。 “从长远看,我们现在对渣土车严格管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还能拥有良好的环境,这笔环境账怎么算都值得。”林俊说。 (卢国华 邓木华)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