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专题 > 2017四比六促再攻坚 > 比党性 > 正文

建阳区第二批驻村蹲点干部工作侧记

2017-07-13 16:11:0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选派干部驻村蹲点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从2015年7月起,我区先后从区直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了两批共计103名干部到建档立卡贫困村、换届后需重点帮助提高的村、少数民族村、有新建村级活动场所任务的村驻村蹲点。这些平凡的党员干部不计名利,舍小家、顾农家,带领驻点村党员干部群众因地制宜抓发展、搞建设、促增收。他们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展示了驻村干部的风采。近日,笔者走访了部分驻村蹲点干部所在村,搜寻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身影。

“比亲兄弟还亲”

漳墩镇外屯村是个典型的革命老区贫困基点村,偏僻又穷困,村里有5个五保户,31个低保户,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去年11月,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杨德熹作为省派干部到漳墩镇外屯村驻村蹲点。到外屯村后,杨德熹与村民同学习、同劳动、同吃一锅饭,与村民交朋友。杨德熹常说,外屯村许多人姓杨,我也是杨家人,来到外屯村,就是回到自己家。

贫困户游贵金膝下无儿无女,还要养育三个孙子、孙女,为了帮助她脱贫,杨德熹为她争取了低保,安排她帮村民采茶、种烟补贴家用,还自掏腰包每月资助她300元;五保户池恩龙大爷生病住院没有钱,他帮助结清2000元的住院费;外屯小学有8名留守学生,他给每位学生送去了200元助学金……驻村以来其个人及单位为外屯村32户困难党员群众累计送上慰问金15000元。

经过走访了解,杨德熹列出了外屯村急需解决的项目:自然村道路水泥路硬化、农田水渠修复、村部建设、老人幸福院工程……“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N次,总会能行。”为争取项目资金,杨德熹一次次往相关部门跑。为节省村部建设费用,杨德熹找到自己的“娘家”——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免费为村部提供设计图纸。施工期间,作为高级工程师的杨德熹既当业主又当设计师,既是监理又是施工员。每天与施工队伍同进同出,风雨无阻。有人劝他不用那么辛苦,他说“修村部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

截止目前,杨德熹已向各有关单位争取项目资金共计35万元,长远自然村道路终于硬化了,滕坑农田水渠修复了,新的村部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轻伤不下火线

“这次驻村蹲点,注定会让我刻骨铭心”,南平市委党校行政处处长、潭城街道回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李小勇幽默地说。原来前些天,李小勇骑摩托车下乡的途中,由于路面比较湿滑不慎摔倒,导致身体右侧第七根肋骨骨折。医生在疾病诊断书上建议他卧床休息一个月,但他在家中休息不到一个星期,便吃着止痛药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2017年潭城街道回瑶村争取了许多项目,自来水改造、雨污分离工程、村道白改黑、村级视频监控系统安装、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室……“这么多项目要开工建设,在家里坐卧不安,还是回到岗位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工作,我的心里更踏实。”李小勇说。

李小勇幼年时曾在回瑶村生活过,对回瑶村特别有感情。他把回瑶村作为第二故乡,把村民当做自己的亲人。村民的冷暖时刻都挂在他的心上。

“李书记,回瑶小学断水几天,学生连午餐都快吃不上了。”张老师、李老师火急火燎地找到李小勇。多年来回瑶小学一直和周边的村民共用一口井,小学人多,用水量大,常常与村民起冲突,村民一怒之下,拔掉了小学用的水管。

“小学的经费困难,李书记能不能想办法帮助我们打口井?”两位老师恳求道。

事关几十名学生和十几位老师的生活问题,不能耽搁!李小勇当机立断从自己的工作经费中挤出两千元给村小学打井。几天之后,清澈的井水从水管中哗哗地流出,回瑶小学终于改变了“用水难”的局面。

“井水要及时送检,关乎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用水安全,一定要小心”,李小勇又忙着张罗井水送检的有关事宜。几天后当听说水质优良,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做贫困户的暖心人

今年57岁的莒口镇焦岚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朱华德,是我区第二批驻村蹲点干部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初到焦岚村时,这个已经双鬓发白的“老书记”大家都不看好,认为他只是为了评高级职称到村里混一年,但是半年过去了,谈起这个“老书记”,村民都竖起大拇指,不停地点头称赞。

莒口镇焦岚村是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18户38人。驻村半年,这些贫困户谁家有病人、居住条件怎样、有哪些收入来源、急需解决的困难是什么……朱华德把这些信息牢记在心,并主动认领帮扶一户贫困户。

当得知区里有针对贫困户的造福工程项目,他立即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到区里争取。通过易地搬迁、危房改造,2017年初9户贫困户住上了新房。

“他们如同我的兄弟姐妹,看到他们窘迫的生活境况,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想帮他们多做一些事。”给贫困户祝根莲介绍工作,对接帮扶人为两股骨头坏死的吴耀通联系医院,帮廖理荣开食杂店,鼓励朱志隆的孙子朱友华好好读书……朱华德通过为贫困户做一些实事好事,让贫苦户自力更生。2016年当年焦岚村就有9户贫苦户脱贫。

如何让剩下的9户贫困户脱贫,让他们更有依靠、更有温暖,成为2017年朱华德驻村工作的重点。经过多方调研和探讨,他决定通过采取“党支部+养蜂合作社+贫困户”(即贫困户利用帮扶再生产资金从合作社购买蜜蜂;养蜂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负责销售;党支部无条件为贫困户提供采蜜帮助)的模式,引导贫困户养殖蜜蜂脱贫。“当我的派期结束时,这9户贫困户一定能尝到到他们自食其力的甜蜜。”朱华德满怀信心地微笑着。

巾帼不让须眉

2016年11月,已经在机关大院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区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股长丁慧琳终于说服了自己,踏上驻村蹲点的征程。

“既然决定到村里工作,那就要干出一点样子和成绩。”麻沙镇梁墩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丁慧琳给自己定了一年任务:了解民情、抓好党建、帮扶群众、美化环境、筹集资金、盖好村部……

丁慧琳给村里带来的改变,党员感觉最为明显:会议开得多了,组织生活过起来了,村务、党务和财务越加规范,制度越来越健全。她还将村里的致富能手陈小康发展成预备党员,致富带头人余勇和刘杰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作为人社局的派出干部,她积极发挥部门优势,介绍低保户梁碧华的女儿余微到麻沙卫生院工作;去年春节,把外出务工的青年和在外就读的学生、退休人员组织起来,开展返乡农民工文娱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给大家相互交流、讨论生产创业搭建了平台。

“把我们的难处当成自家的困难解决,就算是铜墙铁壁,也能被她软化” 。解民忧,办实事,丁慧琳这位女同志用实际行动让村民刮目相看。

梁墩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需征用村民林远明的老仓库,早就对村里的工作抱有诸多不满的林远明,这次干脆变成了“钉子户”。村干部多次到他家做工作都吃了闭门羹。

“远明大哥,你跟我大哥差不多同岁,哪有大哥把小妹关在门外的?”丁慧琳在门外软磨硬泡,终于让林远明开了门。驻村日记本记了满满的五页纸,丁慧琳把林远明倾诉的苦恼、难处一一认真做了记录和解答,终于做通了林远明的工作,解开了他心理的疙瘩,同意拆除老仓库。

重建路上,我们在一起

小湖镇下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汤俊卿在驻村日记中写道:“没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我或许就不会去做这些事,但这是党的事业,也是村民的信任与重托,我必须去做,而且无怨无悔。”

2016年5月9日,特大山洪泥石流袭击小湖镇下乾村,一夜之间,这座美丽安适的小村庄满目疮痍,数百人受灾。灾后重建工作迫在眉睫,为了帮助村民更加科学合理地重建家园,区委将土木工程专业的区规划展示馆馆长汤俊卿选派至下乾村驻村蹲点。

面对灾后重建的繁重任务,汤俊卿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上任不到一个月,便完成下乾村安置点的项目发改立项、规划选址意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国土用地预审、林地现状调查、林地临时取土报批等六项前期手续办理。

“把安置点打造成高标准建设的示范性宜居小区,就要有合理规划。”在广泛征求建房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汤俊卿反复与设计单位沟通,优化项目布局和施工图,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今年2月,项目正式动工,汤俊卿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亲自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进行严格的把关。为最大程度地降低村民的建房成本,汤俊卿主动与混凝土公司、砖厂、沙场、水泥销售商等进行沟通协商,保证以最低的价格支持安置点的建设,还积极争取各项灾后重建资金共计100余万元。

目前,一期工程45户村民已基本完成二层梁板混凝土,13户村民完成三层梁板混凝土,3户村民房子封顶。预计年底村民就能住进新房。(阙云玲 王柳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