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民生短板 建宜居城市
2017-08-14 17:21:3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东南网讯(通讯员 邱春静 柳志勇)“原来坑坑洼洼的路变得平整了,路灯也架起来了,特别是晚上骑车再也不用担心看不到对面的行人啦!”8月8日,家住横山路的市民徐女士说起五年来浦城城市建设的变化,为家乡道路的变化竖起了大拇指。然而,横山路的变化只是浦城近年来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升级改造 疏通城市“血脉” 为了保障施工进度及市民出行安全,目前,四贤大道改造项目第一标段塘止头正大路口至匡山四贤段正在进行半封闭施工,该工程将把现有破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沥青混泥土路面,改造地下污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第一标段改造道路长度1.56公里,改造行车道宽度18米,建设污水管网长度1500米,改造雨水管网长度2800米。据了解,2017年,全县计划新建、改造提升23条道路。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宜居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市政道路的建设。近五年来,我县投入2亿余元对五一三路、兴华路等主干道进行路面升级改造,同步建设人行道工程、路灯工程及交通标志标线等,进一步提升了我县的交通水平和城市形象;整治了仓北路、上坑沿、劳英路等背街小巷,改造地下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有效缓解了背街小巷内涝的问题;此外,还疏通了一批断头路、瓶颈路,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让城市“血脉”更加畅通,纾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完善功能 力补民生短板 随着市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运动健身成了时下热门的休闲方式。总投资约1亿元,占地77亩的丹桂城市广场(含体育中心)是南平市重点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自2014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建成了3万平方米充满浦城文化气息的文化体育公园、标准400米塑胶跑道、一个标准足球场、两个室外灯光篮球场等,弥补了我县文化体育广场的缺失,成为了县市举办体育赛事和市民休闲健身的首选场所,每天,到这里休闲健身的人不下一万人次。 “浦城文化街”的建成,进一步弥补了我县文化项目的民生短板,80多家文化商铺入驻,成为了闽浙赣边际交流的一大中心,让我县着力打造的“文化高地”有了更深的底蕴。特别是乘着今年“百日攻坚战”和“四比六促”活动的东风,浦城中医医院、博物馆、文化馆、规划展示馆、大剧院、行政服务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加快推进,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补足我县无大型馆场、剧院等短板。 开门见绿 打造宜居环境 五一三路沿途姹紫嫣红的组合花箱分布在两旁人行道上,成为我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安华广场一改曾经黄土裸露夜宵摊点遍布的形象,通过绿化、彩化、花化实现了广场的观景休闲健身功能……近五年来,我县着力修整城区公园、广场和公共绿地,并完成了仙楼山森林公园3座公厕改造、五一三路城西段绿化、丹桂广场丹桂树种植及全县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等,全力推进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 仙楼山森林公园和江滨亲水慢道是市民有氧健身的重要场所,总投资2000万元的仙楼山步行道和南浦溪慢道延伸段工程是我县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该工程全面竣工后,将把江滨亲水慢到和仙楼山森林公园连成一体,形成一条集休闲、健身、观景为一体的绿色健身圈,为市民提供绿色、健康、安全的健身环境。2016年以来,我县还将水美城市建设列为“十三五”重点打造的民生项目,通过对马莲河段中心城区段、丹桂河中心城区段、梦笔河、南浦溪中心城区段等进行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截污纳管等,把浦城的山水、人文景观相融合,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福地,全力建设产城景相融合的清新福建北大门,让市民开门见绿、推窗见景,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