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纪实
2017-10-09 16:07:2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而又富有营养。作为"福建第一粮仓"的浦城,素有"有米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说法,更是把水稻的绿色生产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5年我县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下发的《关于下达2015年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指导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及时申报并启动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着力实施水稻种植的标准化生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 种植--田管全程"绿色" 为了做好此次全县23万亩的绿色水稻基地创建,浦城县成立了浦城县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办公室,统一负责基地生产管理,并建立县、乡(镇)、村、户生产管理体系,对基地单元进行统一编号,建立基地名称、编号、农户、面积、品种等详细档案。基地创建涉及的2万多农户,都有分发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的《生产手册》《生产纪录》《生产者使用手册》等三本手册,要求农户做好水稻生产的土壤耕作、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的全程纪录,确保全程绿色标准化操作。 永兴镇珠墩村粮农吴国兴所在的三川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000多亩水稻,均采用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病虫害防治尽量利用灯光色诱杀虫等物理措施,或使用绿色食品生产名录内允许的生物农药,除草实行的也是人工除草。 绿色基地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农户,培训一支科技型的农民队伍尤为重要。浦城县还结合水稻绿色高产创建,定期和不定期下乡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或到田间现场指导。今年以来,已通过各种方式对各乡镇的农技员、种粮户、合作社负责人等开展培训8000多人次,分发各种宣传单、小册子10000多份。 收割--加工同样"绿色" 秋收在即,近日县绿色基地办组织人员深入到仙阳、富岭等乡镇的农机合作社,察看和指导农机使用。"绿色基地创建要求收割所用的农具必须干净无污物,严禁在柏油路或有污染物的地面晾晒谷子,只能用谷席和专门晒场。"伊建东说。 旭禾米业是浦城县专注于大米精深加工和销售的省级龙头企业,近日该公司的工人正忙着新安装的稻谷低温烘干生产线的设备测试。"低温烘干生产线的建成,可有效防止粮食霉变,大大提升了大米的加工质量。"公司负责人介绍,自2014年9月开始,该公司启动现代粮食综合精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4.8亿元,一期计划投资1.3亿元建成10万吨高标准现代化粮食仓容、日产1000吨低温烘干稻谷生产线一条,后期还将陆续建设绿色精制大米、谷物营养油和果葡糖浆生产线。除了旭禾米业,今年浦城县还发展扶持聚丰米业申报绿色粮食加工企业,以不断提升绿色粮食加工水平。 监管--农资"绿色"无污染 生产基地所用的种苗、农药、化肥等投入品,全部要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产品登记使用标准,严禁施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和淘汰的农业投入品。23万亩绿色基地的农药、化肥等农资实行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采取专人采购、专人保管和专人发放,保证了农资供应的"绿色"无污染。 我县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以对销售使用不符合绿色食品基地生产的肥料、农药进行举报。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还不定期对基地生产所用农资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查,依法护"绿"。据介绍,今年以来,浦城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已开展专项抽查96次414人次,均没发现违规违法行为。 此外,我县还积极推广紫云英绿肥种植,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定期取土进行肥力测试,改变过去盲目过量施肥、偏施氨肥等习惯,在水稻收割后,鼓励实施秸秆还田,达到节本增收、减少水源污染的效果,从土壤源头护"绿"。(吴勇君 王树瑜)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