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专题 > 2017四比六促再攻坚 > 比贡献 > 正文

义务带路四十年,古稀老人用脚步诠释热心肠

2017-11-02 16:23:3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

“老陈,周日上郭岩山有安排吗?”

“今天有一拨,正在上山,明天没有,你们可以过来。”

讲电话的老农叫陈吉阳,年过古稀,家住顺昌县岚下乡郭岩山下的夏墩村,他还有一个身份--郭岩山的带路人。

郭岩山位于顺昌县岚下乡郭城村,与建阳、建瓯两市相邻,海拔1383.7米,为顺昌县第一高峰。传说郭洞阳曾于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隐居于此,练气葆元,故而得名。上山路径有四条,今天陈吉阳带我们走的是自古佛庵上山的秦汉古道。

初见陈吉阳,脚穿解放鞋,军绿色长裤,米白色衬衫和一件棕色外套,典型的农民穿着,腰不弯,背不驼,健朗的身子骨,让人不敢相信他已经71岁了。

验证了那句路遥知马力,即使是陈老这样的“老马”,脚力功夫也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自叹不如。“我自己走上去,一个半小时就够,今天你们拖后腿了,估计要两三个小时。”他开玩笑说。

沿着秦汉古道拾阶而上,两侧原始森林绿树成荫,抬头可见参天大树直插云霄,山风吹过,沙沙作响。

当我们忙着欣赏沿途的风景,为捡到野生榛子、野生酸枣雀跃时,陈老则默默地走在前面,弯着腰,捡起古道上的枯枝,或游客随手的垃圾,枯枝是随手向道边森林里丢,垃圾则放在路边,下山时再带下山。

这条有着两千多年的古道,陈吉阳从十七、八岁就开始走,无论是脚下的古道,还是沿途的景致,他都如数家珍。路程过半,一处石屋映入眼帘,两千多年来,石屋依旧矗立着,供沿途路人休息,避雨。

“以前年轻的时候听老人讲,修路铺桥是天大的好事,我一直坚信着,所以农闲时候,就上山走走,看看。”陈吉阳说。稍作休息,他抢过我们的设备,继续走在队伍前面。

青云观,始建于汉代,后几经翻修和改名,是座道佛混合寺院,观内至今仍保留着黄公祠,石塔等汉唐遗址。

午饭后,陈吉阳带着我们参观了道观,指着一处观顶说,“琉璃瓦已经到了,过两天,我们村里几个人就会一起上来修缮。”

从青云观出发,半小时后我们顺利登顶,陈老也完成了他的带队任务,向我们交代了下夜晚住宿的事项,又匆忙地赶下山,第二天继续带人上山。这样的一个月大概要走上几趟。(池亮亮 文摄)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南平要闻
更多>>南平民生
  • 新闻图片
  • 生态南平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