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头条 > 正文

生态审计的“南平探索”

2018-11-05 01:24:51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6年8月,在闽北光泽,一项改革悄然拉开序幕: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生态账”;离任审计,要审“钱”,还要审“绿”。这项生态审计制度被视为又一道“绿色指挥棒”、“生态紧箍咒”,在以刚性约束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更让绿色发展进一步成为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

今年10月,审计署在北京举办全国审计机关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讨会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助力绿色发展”高端论坛,南平市的生态审计工作在会上受到表彰,并与参会代表进行经验交流。这项“充盈改革创新思想”的生态审计试点工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又一个“南平经验”。

探索实践

打通生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简单来讲就是一个领导在一个地方任职以后,还要接受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就是指他在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搞得好不好,资源开发利用得好不好。

对某一主要领导实行离任审计后,其任期末和期初相比,自然资源资产是变多了、变好了,还是变少了、变坏了,结果一目了然。

南平,早已开始探索。

2002年4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南平调研时,就要求南平“要发挥比较优势,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2013年,为贯彻南平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南平市审计局就有意识地将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保相关内容纳入部分乡镇党政主官的经济责任审计范围。

2014年,南平市审计局对统一组织的10个乡镇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着重安排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相关内容,尝试有关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事项。

2015年11月以来,南平市开展了一系列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项目,并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南平市审计局局长陈建新坦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一项处于试点阶段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学可用,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过去,上级对我们的审计主要算经济账,现在又加了一笔生态账。”光泽县崇仁乡党委书记郑建新形象地比喻说,“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口袋里要有钱,而且家里的锅碗瓢盆还要样样俱全。换句话说,钱不能是砸锅卖铁——牺牲生态环境换来的,而是通过做大自然资源资产总量,实现经济效益转化。比如发展林下经济,让老百姓不砍树也能致富;实行土地整理,提升耕地单位面积产出等。”

福建省审计厅总审计师林建苍认为,南平市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打通了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和政策设计上的“最后一公里”,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实处,同时也确立了一批常态化制度,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了一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

2018年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开阶段,标志着这项全新的、经常性的审计制度正式建立。

敢于创新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当先锋

生态审计的目的是推动生态政策落实、规范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改革创新能否成功的前提,是审计事项、流程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审计结果的科学性、权威性等。

为此,南平市审计局开展“千百十工程”,打破市县审计机关以及业务科室界限,集中全市审计机关业务骨干,采取“行业审计”的组合模式,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队伍,并建立“审计组+课题组”机制,培养专业审计能手,促进解决审计组面临的审计难点。

“我们整合内外部资源开门搞审计,吸收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组建自然资源审计‘智库’,借助专家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审计的专业性和准确性。”陈建新说,“我们还积极探索建立可视化审计平台,综合运用3S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天地图·福建’基础测绘成果数据和各部门业务数据为基础,有效整合土地、水、森林、环保等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展可视化审计。”

在审计过程中,南平市审计局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了“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制度,实现了党建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发挥了“党员突击队”的作用。

经过不断尝试、摸索、创新、完善,南平市总结出了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五围绕五突出”的南平审计方法,并在全省推广实施;省内外的审计部门还到南平市学习交流,市审计局受邀参加《全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事项操作指引》编写,5篇实践成果被《中国审计》刊登推广;组织开展的光泽县试点被审计署列为改革“抓得好、抓得实、抓出成效”的全国2-3个县级典型。

今年,南平市进一步深化拓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将审计对象拓展至国土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切实把生态“颜值”写进领导干部的政绩中,以生态“高颜值”推动发展“高素质”。


注重运用

用生态“颜值”检验政绩

为官一任,政绩如何,要看能不能过“审天审地审空气”这一关,这既是推动领导干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南针”——指明了工作方向,又是“紧箍咒”——明确了违背规则将要受到的处罚,为生态环境损害追责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去年,审计组在建阳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时,发现4家国、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均存在在线数据缺失情况。审计组及时将情况反映给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经过调查核实,对相关部门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做出立案审查的决定。

类似的情况也在浦城县发生。浦城县临江镇某造纸厂未办理环评手续,擅自建成2座钢棚厂房和筑建2个排污水池。审计机关将问题反映给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该县检察院与环保、公安等部门立即开展专项行动,拆除该造纸厂的厂房、排污池,并对企业负责人依法处以行政罚款3.6万余元。

“以往离任审计集中于经济审计,很少涉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内容。现在,国家明确提出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写入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责中,将形成自上而下的压力,把追求更好的生态环境写入每位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中。督促他们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陈建新如是说。

“观念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只有增强环境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才能促进各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切实把“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为此,南平市认真算好“生态账”,凭绿水青山“颜值”如何给干部打分,将审计评价结果纳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各级党委、政府考核评价、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筑牢“高压线”,建立健全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责问责;打好“组合拳”,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巡视巡察等相结合,促进领导干部有效履职尽责。


理念入心

推动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武夷山市星村镇,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意味着艰巨的生态环保任务。南平市审计局对星村镇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后,该镇立说立行,对审计披露的问题及时整改,采纳审计建议,出台了茶山整治“黑名单”制度和收储制度,把维护绿水青山写入村规民约,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零散资源,以村能人带动,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生态银行”新模式,找到了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正是因为南平市将问效、问绩、问责贯穿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始终,推动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才能真正创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实实在在“绿色政绩”。

南平最大的特色是绿色,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是生态。

在生态审计试点工作中,南平市在全省设区市率先制定出台《南平市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意见(试行)》等规范,以审计“倒逼”制度完善。2015年以来,生态审计促进南平县乡两级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相关制度80余项。如,光泽县结合落实“河长制”,建立了“绿水”补偿、“青山”补偿、智慧生态环境监管等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建设短板加快补齐。

南平市还积极推动各地各部门加大环保新技术、新业态的资金投入,选准现代农业、旅游、健康养身、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绿色产业,梳理策划产业项目,实施“水美经济”,探索“生态银行”,打造“武夷品牌”,实施全省最大的林业项目——南平市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

与此同时,南平先后被列入国家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田园综合体国家级示范点,绿色发展优势更加凸显。

去年,南平市在生态创建、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等方面取得了好成效,全市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优,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综合考评中获“优秀”等级。

武夷山下,闽江两畔,山是绿的,水是清的,天空是蓝的,空气是甜的。沿着绿色发展的道路,南平正致力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共同体。(卢国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