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明理崇德 尊师尚学——朱子敬师礼感悟

2019-09-11 09:39:5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闽北有“大儒世泽”朱子,为理学之集大成者。理学名邦,莘莘学子,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乃时代所求,责任所在。

——题记

戊戌年春,考取南平一中实验班,距开学尚有三月,此时于吾而言,青春飞扬, 精力充沛,提升无抓手。一日,母亲喟然语曰:“沐浴于圣贤朱子的光芒下,理当秉承朱子故里遗风;传承弘扬朱子文化,应有担当;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在传承弘扬朱子文化事业上有所作为”。由是,吾家三口遂成研究会朱子文化之志愿者。

朱子,名熹,字元晦,于古闽北琴书五十载,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集理学之大成,乃继孔子之后又一文化高峰。朱子理学续绝传之学,立万事之规,其著浩瀚,书六百余卷,二千余万字,《四书章句集注》乃理学集大成之标志,《家礼》《仪礼经传通解》乃社会风尚之规范,辗转八百年,名播海内外。

入会当日,林文志会长赠一画册——《明理崇德、尊师尚学》——南平朱子敬师礼活动手册,示以详读。当晚熟记朱子敬师礼四环节:致鞠躬礼,缅怀中华先贤;呈敬师帖,表达尊师心声;行释菜礼,传承文化遗产;诵经典文,弘扬尚学之道。阅《敬师帖》《白鹿洞书院揭示》,感其文精妙,急欲探其究竟,会长指引查阅《朱子大全》等文献,典籍记载:拜师礼、谢师礼为通礼。

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也为中华文明之标志。公元前16世纪,殷商甲骨文现“礼”字,写作“豐”。《说文解字》:“豐,行礼之也。”字下部为豆,为古时一种“柄”,为器皿。上部为两串玉。玉置于“豆”里,陈于灵前,以表敬意感恩。每日依礼行事,矜持内心德操。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自别于禽兽。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礼之本质,是“上事天,下事地,尊祖先而隆君师”。礼主敬,敬为礼之纲。古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皆因重道也。当今天下欲重道,从尊师始。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恤民,教学为先。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大学之道也。依古时成材标准,朱子转引《礼书》曰:“乡简不率教者,至于四不变然后屏之,小乐正简国子之不帅教,止于二不变则屏之者。(《朱子语类》卷八十七),根据朱子制礼精神,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整理、编修;规范、推行朱子敬师礼仪式。


朱子建书院、尊圣人、崇道德,树尊师重教光辉典范。尊师不分古今;师道既尊,学风自重,九月十日乃法定教师节。九月九日九时许,南平一中2018年朱子敬师礼活动,如期举行,一中学子,列队齐整,虔诚致礼;恩师端坐,呈敬师帖。生齐诵:

我等后生,归学师门,幸遇明师,学生虔诚。

修德正道,钻研苦读,增长知识,锻炼意志。

家国情怀,建功立业,回报社会,弘道济民。

师生同心,体恤关怀,情如父子,宜似手足。

谨书此帖,礼呈老师,表达敬意,以示庄严。

行至释菜礼,豪情顿生,暑期曾阅研释菜六礼之义:释菜六礼含礼敬师尊之心意。“释”意为舍;“菜”即果蔬菜囊:芹菜寓勤奋好学;莲子寓苦心教育;红豆寓鸿运高照;枣子寓早日高中;桂圆寓功德圆满;肉干寓后生成才,教有成果。

环节四有一仪式: 诵读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

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典籍记之:淳熙六年(1179),朱子知南康军,重建白鹿洞书院,订立《白鹿洞书院揭示》。淳祐元年(1241),宋帝理宗视察大学,御书《白鹿洞书院教条》赐于诸生,其后摹写、刻石、立碑,遍及全境书院及地方官学,《白鹿洞书院揭示》遂成华夏书院教育制度之典范,天下共遵之学规,影响广泛深远。

吾虽立于礼台之下,然见礼生托盘鞠躬呈释菜六礼,师接礼致意,仿若亲呈礼于恩师之手。感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敬吾师,才能悟其学。古有游酢、杨时程门立雪,今有尊师重教乃华夏文明之源头活水。

《家礼》出于朱子,而升为中华之礼,规范言行,纯化心灵。今日之闽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朱子家礼之敬师礼已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年年岁岁,万名学子践行朱子敬师礼,外执于行,内化于心,见贤思齐,明理崇德,尊师尚学,蔚然成风。

感悟:行朱子敬师礼,弘重教美德,承传统文化,构和谐校园,促人才培养。(汪心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