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县域风采 > 正文

建阳:乡亲“帮帮团”助力脱贫奔小康

2020-03-29 08:39:5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3月25日一大早,建阳区童游街道水尾村村民张贵友的茶树菇棚里,一片忙碌景象。党员张贵兴、张旺美与其他十余名村民一起,熟练地将调配好的培养液导入套袋里,并用一条条细绳捆绑好放入箱子。另一侧,张贵友与妻子将制作好的茶树菇菌袋,整齐码放在菇架上,开始了今年茶树菇的种植之旅。

连续5年,一到茶树菇种植的时候,张贵兴、张旺美等十余户种植茶树菇的村民都会准时出现在张贵友的菇棚里,帮助他家一同制作菌袋。

“以前,没有钱请工人,只有我们夫妻两人做菌袋,我身体又不好,不仅种的量少,有时还会错过种植时间。”张贵友告诉笔者。现年56岁的他是水尾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长期患病,身体不能长时间劳作,往年种植茶树菇都是靠妻子一个人在支撑,最多的时候也就种植5000多袋,加之他每年的医药费用还要6000多元,常常入不敷出。

张贵友家的生活转变发生在2015年,刚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在水尾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向上级部门申请了产业扶贫专项资金7000元,用于扩大茶树菇种植规模。

资金有了,菇棚建起来了,可是没有劳动力,怎么办?在党员张贵兴、张旺美的发动下,连同12家村民组成了茶树菇种植“帮帮团”,共同帮助张贵友。在大家的帮助下,去年张贵友家种植的茶树菇达到了6万多袋,收入2万多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受益于‘帮帮团’,张贵友家实现了脱贫,也让村里看到了一条帮扶脱贫户的好路子。”水尾村党支部书记陈友忠说道,在“帮帮团”的基础上,村里开展贫困户“乡亲互助”模式,通过党员带头、产业互助、人员互助等形式,将“互助小团体”转变为“产业小联盟”,带动贫困户发展。2017年底,该村3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互助模式还带动了其他种植户发展。”陈有忠告诉笔者,除了解决了贫困户家中劳动力的问题,还给他们带来了技术支持,也为村里茶树菇种植户提供了技术交流的平台。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全村茶树菇种植就从原来的6万多袋提升到了60多万袋,可年产新鲜茶树菇30多万斤。

“光靠一家一户,这事儿成不了!”陈有忠说,要帮助贫困户脱贫,必须把大家的力量集中起来,把力往一个方向使。如今,该村正在逐步构建蔬菜、水果等种植产业“小联盟”,扩大种植规模,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带动村民奔小康。(邓忠卫 朱丽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