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快递”,暖心还要用心
2020-09-03 10:07:22 来源: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
最近几个月,越来越多的上海居民注意到,来给自己送快递的小哥似乎有些不一样:总是穿着一件红色马甲的他们,习惯用短信联系收件人确定派送时间,遇到有门禁的单元,则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录音再按响门铃:“您好!我是聋哑人快递员,您的快递到了,请开门”……马甲背后的黄色大字表明了他们的特殊身份——吾声快递(聋哑人配送)。(据8月25日北京青年报) 队伍虽小,作用不小。据了解,这支名为“吾声快递”的聋哑人配送队伍,目前已有了46名全职快递员,人均日派送量已经达到200单,老员工可能有300单,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据负责人透露,员工中近九成都是外地人,也正在和多地特殊学校对接,计划招收对口贫困地区的聋哑人来就业,预计年底团队规模将达到300人。不错的待遇,广阔的前景,有望让更多聋哑人实现就业,为各地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提供更多借鉴。 可以看到,从招聘到培训,这支队伍的发展更加注重细节培育。也正是由于其不断完善的细节,让聋哑人送快递有了更多保障。一方面,通过“手舞足蹈”的无声视频招聘,按照聋哑人易于理解的方式,让他们能看得懂这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入职后有什么待遇,可以吸引更多聋哑人加入其中。 另一方面,通过入职前和就职后的培训,包括对敲门的力度、接听不了电话,以及遇到收件人联系不上的情况该怎么处理等问题的规范化、制度化操作,让聋哑人无惧“本领恐慌”,补齐在配送中因身体原因而造成的“短板”,用更多可替代性的举措,让“无声快递”也能使命必达。 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市民群众的理解和包容。当得知是聋哑人送货时,大部分市民往往会报之以宽容,甚至给予聋哑快递员们以鼓励和支持。如此氛围,既是快递小哥们不抛弃不放弃自我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全社会对残疾人就业环境的呵护与关怀,两者互相成就又互相感动。 近年来,无论是长沙的无声面包房,还是广州的无声cake蛋糕店,亦或是此次“吾声快递”,虽从业人员有所不同,但服务质量和水平没有不同,其背后的逻辑也在诠释着:只有奋斗才能丈量出人生的价值。也让我们看到了,残疾人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不足,但只要有机会、有平台,他们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在某一行业发光发热,甚至做得更好。 对于“无声服务”,除了感动与支持,还需要更多关怀。各地政府需要大力推进“无声”产业,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让接受“无声”群体的企业拥有更多实惠。残联和社保部门要关注残疾人就业的待遇和社保,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广大公益企业及组织,需要从技术上完善服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经验,从而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时,还要借势外卖、直播等新经济,拓宽更多“无声服务”方式,让聋哑人就业拥有更多选择。(吴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