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明 > 正文

互联网+义务植树开启文明新模式

2020-12-21 17:55:41  来源: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日前,北京市门头沟区和延庆区首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揭牌。至此,“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已达到24家。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到今年年底,北京市将建成25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市民不仅可以前往现场参与春植、夏认、秋抚、冬防等义务植树尽责活动,还可登录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网选择线上捐资捐物等方式来尽责。(12月20日《北京青年报》)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植树造林是全世界的目标。植树造林具有很好的生态功能,如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对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绿色植物保护了地球,保护了人类,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

印度一教授曾对一株树的价值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如果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测算一棵生长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2500美元的蛋白质,同时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等等。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总价值将近20万美元。

除价值因素外,树木在城市还可以起到协调人的心理状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美国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居住在绿荫丛中的居民,邻里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人际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人们喜欢外出,有安全感,心理更趋平静。由此可见,树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

互联网+义务植树是义务植树的创新之举。我们看到,在多年来的义务植树活动中,存在“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每到植树节这一天,有关部门便组织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市民到指定地点去义务植树,种下树,留个影便万事大吉。对于植树的成活率却很少有人问津。尤其是爱树,管理好树的观念还没入耳入脑入心,所以也就有了经常性的毁绿事件发生。在一些城镇,道路两旁的树木常常被小孩“晃死”,被车辆“撞死”,被一些居民用铁丝晾晒衣服“勒死”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反正树死了来年再栽,极少有人去抓去管。从而就有了“年年栽树只见数,岁岁造林不见林”的尴尬。

互联网+义务植树“植”得推广。植树来不得半点糊弄,既要植树,更要爱树管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市民履行植树义务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建立“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是个好办法,也是创新之举,“如今义务植树不仅仅是参与种树这一种形式,结合全民义务植树八种尽责形式,还可参与线上认养、捐资代劳,线下修枝、涂白、除草等抚育劳动,以履行自己的植树义务。”不仅丰富了义务植树的内容,而且“这意味着市民不用扎堆儿在春天种树,在其他季节参与管护、或是线上捐资捐物等方式,也可以尽责履职。”同时也可以提高植树的成活率,是植好树,管好树,爱好树的有效形式,此举,“植”得推而广之。(左崇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