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钧(1855—1925),永泰县白云乡人,医学专家。 力钧少年时,先后跟随刘善曾、陈崇备、张熙皋等学习《内经》《三家本草》《伤寒论》。老师们儒、医皆通,把两个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传授给他。力钧勤学好问,长进很快。 力钧13岁时患疟疾,被误诊误服药,寒热更甚。朱姓游医给他诊治,服药三剂,病情痊愈。力钧得到朱姓游医的指点,对容易混淆的疾病,加以比较鉴别,在医学实践方面多了认识。 力钧24岁考中秀才,初以教书为业。34岁参加乡试中举人,之后赴京会试不第。其间,他用“麻沸汤”治好了一老年重病患者,与郭永金医师合著医书《伤寒论问答》,跟林宇村医师学《热病新论》。亲戚病重,险些丧生,力钧用“真武汤”疗治,起死回生。种种机缘,使力钧冷淡了科举之心,转向医学研究。 力钧在北京琉璃厂买了明版医书十多种,途经天津、上海回闽时,又买了数种医书,回家后悉心钻研,医术大为长进,登门求医者甚多。多年的理论实践相结合,他积累了许多临床经验、医学心得,撰写了《庚寅医案》、《内经难经今释》和《辛卯医案》。 光绪十七年(1891年),力钧出国到苏门答腊等地游览,视野得以拓展。当地西医教给他几种西医药方,开启了他中西医兼用医救世人的从医道路。因为医术高明,求医者络绎不绝。在领事左秉龙的支持下,他在新加坡开设了中西医药研究所。 回国后,力钧应礼部征召,赴京为士大夫们治病,声誉日隆,不久他以母老辞归。时值福州鼠疫流行,死者无数。力钧赶忙调制“大青汤”,治愈了千余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力钧东游日本考察,写了《日本医学调查记》,回国后创办“东方学堂”,兼授儒学和医学。相继编辑医书《历代医籍存佚考》和《伤寒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力钧48岁,被授以商部主事的官职,举家迁往北京,亦官亦医,深得皇室贵族信任。他为慈隆切脉开方,药到病除,慈禧给他很多颁赏。后力钧因替光绪帝诊病,惹得慈禧不满。力钧感到政治斗争的恐怖,为避祸,他假装吐血托病归家。 宣统二年(1910年),力钧随英公使出国考察,周游德、法、俄、意等国。每到一处,他都参观医院、医校,大量购买西医图书,回国后仔细研读,让中西医理论扬长避短,相辅相成。他成为中西方交往的友谊使者,更是文化使者,为中西医的融会贯通、互相促进作出了贡献。 辛亥革命爆发后,力钧避居天津,闭门研究医学,远离政治。他让两个儿子学医,训诫他们:要多进行临床实践,中西医兼求并进。嘱咐儿子把中医书译成外文,供西方学者研究。 1925年,力钧卒于北京。他不但是伟大的医学家,还屡次办学,著有《闽腔快学》等研究文字的书,在文学和教育领域也有较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