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频道 >  今日福建 > 正文

闽人智慧丨古时福建也有“北大清华”?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

2022-10-03 10:50 来源:新福建 责任编辑:郑悠扬

国庆假期里

想不想在福建来一场文化之旅?

这里有规模最大、装修顶配的文庙

也有保存完整、世界闻名的书院

……

各个看点多多

文庙全国皆有,其庙学基本性质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自古就享受崇高的地位。

福建现存文庙约31处

其中有宋元中国规制最高

装修顶配的州府级文庙

有全国最早一批兴建

结构单体之大全国有名的文庙

还有孔子后裔

直接在福建倡建的唯一文庙

今天,让我们从南往北,逛一逛福建的这些代表性文庙。

泉州府文庙

【特 点】

宋元中国规制最高的州府级文庙

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位 置】

泉州市鲤城区中山中路

泉州府文庙大成殿为少见的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建筑做法。林峰 摄  

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主体格局形成于1137年。

大成殿是其核心建筑,为全国比较少见的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殿顶铺黄琉璃瓦,正面殿前檐下有两根浮雕盘龙金柱和六根浮雕盘龙檐柱。

这些建筑做法,是宋元时期州府级文庙中最高的规制,可见宋元海外贸易带给泉州的文化繁荣和特殊的政治地位。

清乾隆二十六年泉州府学宫平面图。图源泉州府文庙

与高规制相匹配的,是泉州府文庙人才的“高产”,其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科第人物,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

两宋时期,全国共取正奏名进士28933名,其中福建7142名,排名全国第一,而泉州就有1418名,占全国进士数的1/30强,占全省总数1/7。

大成殿正面殿前檐下有两根浮雕盘龙金柱和六根浮雕盘龙檐柱。陈英杰 摄

从泉州府文庙走出的精英,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泉州宋元时期海洋贸易的空前繁荣,乃至全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也因此,泉州府文庙及学宫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多元社区的代表性遗产要素,随着泉州成功申遗而享誉世界。

泉州府文庙。林峰摄  

福州文庙

【特 点】

福建省内最早的文庙

全国最早兴建的文庙之一

【位 置】

福州市南门兜圣庙路10号

福州文庙。张旭阳 摄

福州文庙(又称福州孔庙)

是古代祭祀教育家、

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场所

福建省内最早的文庙

也是国内最早一批兴建的

地方文庙之一

结构单体之大在全国都很有名气

福州文庙。林双伟 张旭阳 摄

福州文庙始建于唐初,唐大历八年(773) 从福州城西北移建到现在的圣庙路。

五代后梁龙德元年(921年),闽王王审知在福州文庙设立四门学。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转运使杨克让重建孔庙。景祐年间,在庙旁增设府学,隶属孔庙。

此后历经明清两朝,福州文庙不断扩展。

福州文庙图源福州日报

2006年,福州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福州文庙成为备受市民关注的历史和乡土文化教育场所,日常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祭孔大典等,进一步发挥社会影响力。

宁德西昆孔氏家庙

【特 点】

孔氏后裔在福建倡建的文庙

【位 置】

福鼎管阳镇西昆村

孔氏家庙。福鼎市委宣传部供图 

除文庙外

还有两类孔庙是国庙和家庙

福鼎的西昆孔氏家庙便是家庙

享有“北有山东曲阜,南有福建西昆”

的美名

据《西昆孔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孔子第64代孙孔尚荣、孔尚志兄弟,为躲避战乱,从山东辗转迁居福鼎西昆,发展成如今的孔子后裔聚居村。在这里,孔氏到了“令”辈,已有77代了,是江南最大的孔子后裔聚集地,与山东曲阜孔氏一脉相承。

庙中原有的清朝乾隆帝钦赐的“至圣裔”蓝底金字牌匾已被收起保护。图源幸福福鼎

孔氏家庙承袭的“圣人殡”文明朴素,是孔子制定的丧礼模式,现已成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百年来,西昆传承着孔子文化和精神,西昆的孔氏家庙、古屋等历史人文景观,无不渗透着圣人的智慧与光芒……

在古代,同样发挥着教育职能的机构,除了文庙和官办学校外,还有书院。

宜居宜业的福建

有着诸多历史悠久的书院

其中有培养末代帝师陈宝琛、

翻译家林纾等近代名人的书院

有培养进士、举人、秀才

总量最多的书院

还有理学大儒朱熹创建、

并将中国书院文化推至顶峰的书院

从东往西,历数这些书院,仿佛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精彩纷呈,收获满满。

正谊书院

【特 点】

名臣左宗棠创建

清代福建省城四大书院之一

【位 置】

福州市鼓楼区东街28号

正谊书院 叶诚 摄

正谊书院的前身为“正谊书局”,1866年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立。其名取自汉代大儒董仲舒之语“正其谊不谋其利”的意思。

后来,当时的镇闽将军英桂接受沈葆桢、杨庆琛的建议,改制为正谊书院。

这里,曾有左宗棠题写的楹联:“青眼高歌,异日应多天下士;华阴回首,当年共读古人书。”

左宗棠。图源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正谊书院的首任山长是道光十六年状元林鸿年。

书院曾培养了叶大焯、陈宝琛、林纾等卓然大家,对晚清文学界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1902年,凤池、正谊两家书院合并,成立了全闽大学堂,这是福建最早的一所公立学校。

“全闽大学堂”即为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是福建最早的一所公立学校。叶诚 摄

正谊书院现在成为普及国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以及高端研讨、学术引领的重要平台,百年书院因不断汇聚而来的有道名师和有志学子而重焕生机。

正谊书院。顾伟 杨勇 摄

萃园

【特 点】

八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

清代早期书院之一

培养进士、举人、秀才总量最多的书院

【位 置】

永安市城区西南郊吉山村

永安吉山村萃园。罗联永 摄

“吉水择兰草松竹聚萃,山风鼓莲荷桃李满园”。

清顺治四年,永安吉山人刘奇才建造萃园书院,是供刘氏本房子孙读书之地。

萃园背靠何坑山,面临文川溪,环境幽美,景色宜人。

萃园内景。罗联永 摄

萃园书院自建成至清朝完结,曾经培养出进士、举人、秀才共190多位,数字十分显赫,堪称古代科举的黄冈。

从这里走出了永安清代的第一位进士刘元晖、文举刘高贞、武举刘国琳等佼佼者。清雍正二年(1724年),考中进士的刘元晖曾重修萃园。

永安吉山村萃园。

■抗战时期省会内迁永安,萃园曾作为省卫生防疫大队所

抗日战争时,福建省政府内迁永安,萃园被用作省卫生处、省卫生防疫大队办公处所。

2013年,萃园作为永安抗战遗址群的组成部分,与永安文庙、复兴堡等十二处遗址一同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夷精舍

【特 点】

理学大儒朱熹创建

“继往圣开来学”的传承高地

【位 置】

武夷山市中国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武夷精舍。图源武夷山市纪委监委组宣部

武夷精舍

在古时就是“北大清华”般的存在

是所有求学之人梦寐以求的圣地

由理学大儒朱熹

在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

书院是家庙式的屋舍

砖、瓦、木混合建筑结构

当时世人称之为“武夷之巨观”

武夷精舍。刘达友 摄

在武夷精舍的岁月,朱熹以书院为阵地,兴学授徒,“四方士友,来者亦甚”,宣扬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我国书院文化推到了顶峰。

朱熹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就在此完成,其中“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等民本思想,在当今仍有重要意义。

朱熹画像。图源福建共青团

1999年,国际古迹理事会的专家们在研究武夷山是否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时,认定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留下许多与朱熹相关的遗迹。武夷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之无愧。

武夷精舍。图源武夷山市纪委监委组宣部

这些林立千年的文庙和书院

曾演绎着属于每个城市的跌宕起伏

时至今日

作为曾对时代发展和教育

起着重要作用的它们

依旧在为教育、学术、

建筑、藏书等事业献力……

东南网海外部联系电话、传真:0591-83729159
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