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朱子文化 厦门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朱人求 在朱人求看来,建设朱子文化品牌关键在于传承和创新朱子文化,学习朱子文化中兼收并蓄的精神。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之后中国的思想家要建构思想就需要从他那里汲取“营养”。朱熹融合“儒释道”三教文化,建构完备的理学体系,完善了中国儒学本体论。“打造朱子文化品牌,也应具备广阔的胸怀,去吸纳全国各地先进文化品牌建设的经验,激发创新活力。”朱人求介绍,朱熹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弘扬他的思想文化,应加大对全省朱子文化保护、研究、弘扬、交流和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开拓境内外“朱子之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新格局。 厦门大学国学院是我国高校建立的重要的国学研究机构。今年,厦门大学将把全球著名的朱子学专家都请到学校来,开展朱子文化研讨会,并继续建设海外朱子文化研究中心,形成更具广度、层次较高的朱子学研究体系。 “建设朱子文化品牌,最大的短板还在软件。”朱人求认为,目前提升“软件”层次的关键在于要有大量的专家学者来共同推进,通过研讨促进形成共识。他建议拿出一定的经费,推出相应的研究项目向全国学者进行招标,让他们为朱子文化的研究、相关政策的落实来献计献策,这种做法是能够带来相应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创造‘南平样本国家标准’的朱子研究范式。”朱人求提及,朱子文化研究的档次、品味的不断提升,除了注意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朱子的基础上传承创新,还需要专家来把关。 此外,朱人求指出在朱子文化品牌建设中人才建设和资金投入要跟上。“朱子文化品牌的建设项目不应仅仅是一场活动、一个建筑、一个旅游观光点,一定要投入资源,让学者、学生能够参与到项目中来。”朱人求说,通过对朱子思想的研究,打造高水平的朱子文化交流创新基地,把项目做活,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激活相关的文化产业,推出与朱子文化有关的文化产品、旅游产品,使南平成为朱子文化的朝圣地。 依托朱子文化 树立闽学品牌 福州大学社科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 明 “繁荣现代闽学,推进福建特色文化的发展。”高明认为,朱子学之所以被称为“闽学”,是因为朱熹学在福建,主要学术活动在福建,福建是闽学活动的主要阵地。“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朱熹是闽学的完成者,由他完成庞大的理学体系构建,经由弟子与再传弟子对其学说发扬光大,因此“闽学”被称为“朱子学”。 闽学的学者注重励志做人,注重精神的完善和人格的提高,这与新时代提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主题十分契合。提升朱子文化的品牌和信誉,就应该利用好全省的朱子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提炼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现代闽学。 文化传承需要有推动,促进以朱子文化为核心的现代闽学发展,要依托朱子文化,提炼闽学价值、弘扬闽学精神、创造闽学文化、树立现代闽学品牌。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提升现代闽学的认可度。要多渠道创新,以朱子文化为核心,扩大闽学的研究和传播群体,培育闽学人才,建立闽学基地。传承、发扬朱子文化,一定要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储备充足的人才队伍,集全省、全国社会科学界、文化界学者之力,共同推进朱子文化的研究和品牌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突出福建特色,创造高质量的闽学作品。”推动现代闽学发展,一定要以优秀的闽学图文、声像作品为载体,通过朱子书院、朱子公园、朱子文化项目等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闽学新名片。要制定支持和引导闽学创新繁荣发展的政策,调动促进闽学发展的文化研究积极性,推动学术研究机构、文化单位、民间团体、企业共同关注朱子文化的建设工作。 还要全力打造朱子文化产业,以绿色发展为基调,结合南平的茶文化、雕刻艺术文化、建盏文化品牌建设,扩展朱子文化的外延,丰富朱子文化的内涵,提升朱子文化的影响力。 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朱子文化产业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岗峰 “朱子文化产业要如何发展?”王岗峰认为,南平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更多新的、高端的产业来助力南平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提倡大力发展朱子文化产业十分必要。 如何大力发展朱子文化产业?王岗峰提出,首先,要将朱子文化产业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带动地区经济文化共同发展。其次,要呼吁更多的学者,加入到朱子文化建设工作中来,他说:“武夷山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更要为弘扬朱子文化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再次,发展朱子文化产业,需要有大局意识,认真选择重点区域,树立全市共同建设朱子文化产业的观念,把南平的各种优势资源集中起来,与原有的历史建立联系,共同打响朱子文化品牌。他认为,五夫镇是一个能够将朱子文化做强做大的好地方。朱子文化建设特别是五夫镇的朱子文化建设应该被列为省里的第一个文化品牌项目来建设。同时发展朱子文化产业,要提倡“北曲阜,南五夫”的口号,之所以选择五夫,他提出,是因为其特殊的人文及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且具有以下两个优势:第一个优势是五夫保留了朱熹最多的文化遗产,使它具备将把朱子文化产业做强做大的条件,五夫镇还有许多位朱熹的老师,他们都是全国知名的大家,在那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第二个优势是五夫有广阔的空间扩展朱子文化,能够带动朱子文化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同时以经济效益反哺朱子文化,有助于推动朱子文化的弘扬发展工作。 最后,王岗峰还提出,要向多方学习,借鉴其他城市的宝贵经验。他举例浙江省打造的横店文化、乌镇文化等。“独特的文旅结合产业,使游客‘留下来’,仅仅是门票、住宿等收入,就为地方税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王岗峰说,“我们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多学习、多借鉴,促进朱子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打造研学小镇 创新传承方式 厦门筼筜书院院长 王维生 “南平市具有大量发展朱子文化品牌独一无二的资源,南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这都为进一步弘扬朱子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平台。”在朱子文化品牌建设研讨会中,王维生指出大力发展朱子文化产业,需要我们有创新思维,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充分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找准切入点,打造新模式。与此同时,南平还要在弘扬朱子文化的基础上,与旅游、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发挥朱子文化价值,利用创新思维,打造文旅小镇、研学小镇,将弘扬朱子文化和产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文旅研学”的概念不被大众所熟知,它是指通过组织学生集体旅行,走出书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感受自然,更多的了解民族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立德树人,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研学模式在我国刚刚起步,相关产业潜力尚未被挖掘,但随着国民收入不断增加,教育改革的诉求和政策的催化,研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学模式还是国家的一项文化战略,是国家振兴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措施。”王维生说道,所以我们要看到文旅研学产业的庞大市场,将研学模式与朱子文化相结合,把握研学模式这一重要抓手,大力弘扬朱子文化。同时在海峡两岸以及海内外各种形式的朱子文化之旅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基础上,南平要进一步结合国家的文化战略、教育战略,开拓市场,将朱子文化与旅游、商业等产业相互结合,促进共同发展。 此外,他补充说道,打造研学小镇要凸显特色和核心要素,要把研学小镇与正在建设的其他项目相互补充,根据研学模式的需求,梳理功能业态,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丰富研学的内容,提升研学的效果,同时丰富朱子文化之旅的内容与内涵。要结合互联网以及南平市丰富的地缘资源,打造若干个朱子文化研学小镇,推进朱子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提升朱子文化的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 打响朱子文化品牌要注重顶层设计 福建江夏学院教授 徐刚 “我对朱子和南平有着特殊的感情。”徐刚说30多年来所发表的近200篇文章中,关于朱熹的文章占了大部分。一直以来,他都记挂着如何传承发扬朱子文化这件事。 在研讨会上,徐刚娓娓道来。他说,传承和弘扬朱子文化首先是南平要有形象设计系统。一是做好理念识别,让全市所有的干部群众和学生达成一种共识:朱子是我们的名片,是这片土地的灵魂。同时还可以考虑把这一共识推广至全省、全国有朱子文化元素的地方,因为朱熹不仅仅代表着个人,更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着国家的精神,是国家的文化符号。二是做好行为识别,让“朱子四礼”成为南平独有的一种的风俗,不论是成年礼、敬师礼、祭祀礼还是朱子婚礼,要让其成为地域文化的标识。三是要做好视觉识别,让南平的朱子文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体现独特性,形成有标志性的事物,例如考亭书院、朱子之路等,它们是可以成为视觉识别的标志的。 其次是队伍建设。发动各级领导干部,利用现有资源做出产业;找来外部专家队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重视朱氏宗亲队伍,宗亲队伍力量不可忽视,他们中有文化学者,也有企业家,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为发扬传承朱子文化贡献更多力量;深入挖掘、借助海内外各大高校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的力量来打造朱子文化品牌。 最后是要做好对接工作。“对接规划、对接世遗、对接宣传、对接专业。”徐刚表示,要将朱子文化的基因渗透进省、市、县、乡镇的政府规划中去,而且不仅限于武夷山,而是要扩展至全市,扩大其影响力,利用世遗做一篇大文章。同时,全市各大中专院校、高校等要与朱子文化产业链对接,培养当地的人才队伍,并向外输送人才,共同将朱子文化品牌向外推广,使之成为南平名片,更为全省乃至全国传承发扬朱子文化提供南平模式、南平方案。 (本组稿件由林奥、吴建琼、汤文娟、严岚采写,罗光耀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