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路南伸让交通更通畅便捷。 (林友铭 摄) 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前的人行天桥夜色中尤其美丽。(湄洲日报记者 蔡昊 摄) 城厢地处莆田市区中心,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区面貌是莆田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今年盛事连连,又恰逢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年,城厢区借势发力,补齐短板,展现美丽城厢。 ■空中:凌空架天桥 荔城大道与荔园路立交桥,气势磅礴,驰行其间的车辆,为这座凌空飞桥平添动感。这是我市首座钢箱梁结构车行桥梁,历经167天建设施工,在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举行前夕竣工通车。 交通路网就像城市血脉,让片区的人流、物流通向每一个角落。荔园路作为市区交通大动脉,长期以来承受着巨大的车流压力,有时候“半个小时挪动不到100米”,立交桥的建成改变了这一现状。 “这座立交桥,匝道均为单向双车道,路宽10米,大气壮观。”附近的居民说,如今由荔园西路前往城港大道,既可选择地面平交口的左转车道等待红绿灯通行,也可选择经立交桥直接通行。 绿化彩化是立交桥的“美丽附属”。随着立交桥的建成,随之新建或提升城港大桥至万达广场路段的中央绿化带和辅道绿化带,荔园西路滨河豪园小区段至立交桥段的中央绿化带和辅道绿化带,以及立交桥路口的4个渠化岛,绿化彩化面积约18000平方米。如今道路中央和两侧的绿化带内,乔木搭配灌木,参差错落,不同颜色的地被交替种植,应接不暇。 除了绿化彩化点缀,还有夜景工程妆点,穿行过桥,白天看花,夜晚观灯,风景独好。蜿蜒曲折的立交桥,疏通了交通大动脉,也让城市更加高大上,而人行天桥的建成,提颜值还更接地气。 不久前,市民们发现,不经意间,市中心一座座人行天桥拔地而起。为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尤其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出行,我市在市区新建5座人行过街天桥。 “5座人行天桥,有3座位于城厢区。”城厢区教育局副局长陈进说,筱塘小学、逸夫实验小学、莆田三中都位于闹市中心,人流、车流量大,交通环境复杂,每逢学生上学、放学等高峰时段,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高度集中,学生出行存在安全隐患。自从人行天桥投入使用后,实现人车分流,学生上学、放学从桥上穿行而过,校安状况大为改善。 入夜时分,家住莆田学院附近的郑芳芳就和家人一起登上莆田三中段的人行天桥赏夜景。莆田三中段人行天桥是5座天桥中首座建成,“过去只要天晴,我们都会去莆田学院操场锻炼,现在人行天桥建成,为休闲散步增添去处。”郑芳芳说,站在桥上看夜景,远处灯光璀璨,桥下车水马龙,从高望远,感受莆田的美丽,这是以前未有过的体验。 大桥、小桥,凌空飞架,让交通更安全便捷,也让城市更加立体多彩。 ■路面:打通断头路 打通断头路,盘活一座城。延寿路南段是一条断头路,作为民生工程,目前这条断头路进入施工冲刺阶段。连日来,施工人员正抓紧赶工,力争在元旦前实现通车。 项目现场负责人余天森介绍,延寿路南伸工程东起天妃路交叉路口,途经下黄、顶墩村,西至南园路,全长940米,宽42米。双向6车道,项目包括新建2座中小桥梁及1座涵洞,项目建成后,将直线串联起市区城南板块和城东板块,届时市民往来延寿路和南门荔枝公园等地无需再绕道,路程将缩短,从而缓解周边道路拥堵。 八二一街南伸工程北起天九湾旧福厦路,南至莆田动车站,其间规划修建一座跨木兰溪大桥。该工程建成投用后,市区到动车站将更加快捷,将成为我市一条新的迎宾道路。前不久城厢区霞林街道顶墩下黄片区改造指挥部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扫除影响八二一街南伸工程城厢段建设的最后障碍。 “目前城厢区已打通南站路、学园路、胜利路、延寿路等断头路。”城厢区八达市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军如数家珍,南站路为公交南站一条重要支路,呈东西走向。该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长660米,路幅30米,项目5月份已完工。 学园路(荔园路-木兰溪)工程北起现状荔园路至学园路交叉口,南止于木兰溪北侧的滨溪北路,项目全长约860米,采用三幅路双向六车道设计,由北向南依次经过棠坡安置区、肖厝村、木兰安置区及三个村道口,项目在6月份完工。 胜利路南伸工程自荔园路起点往南,终点交叉于规划滨溪路,全长493米,道路宽度40米,采用三幅路双向六车道设计,项目在去年10月完工。 肖厝路东段工程,道路全长约520米。肖厝路“设计起点——学园路”段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30米,长约240米,双向四车道标准。“学园路——设计终点”段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15米,长约280米,双向两车道标准。预计明年6月份完工。 打通断头路的同时,断头河的治理也在推进。顶黄河河道以前是条断头河,河水为一潭死水,散发阵阵恶臭。该区结合顶黄路及附属桥涵工程进行整治,预计年底完成开挖,使河水流通。 “这是完善市政道路建设的一道缩影。”肖军说,今年以来,城厢区完成改造江鸿路、荔华东大道建设等城市主干道以及南站路、石室路、广化路等次干道,正在建设改造木兰大道、滨江路、滨海大道、延伸八二一街与跨木兰溪大桥相接、肖厝路、江鸿路等,以高标准打造美丽宜居环境。 ■地下:整治易涝点 外在美,还需内在支撑。城厢区多地处于低洼,过去南门、龙德井红柱子、旧市青少年宫等地更是逢雨必涝,居民出行不便,生活存在安全隐患,还影响市容市貌。 如何治“痛点”?城厢区查清各易涝点“病情”,分别开出“疗方”。南门片区对流经旧福厦路到区法院及经沟头通往北渠的涵、沟进行清淤,对沟头圆圈至擢英桥北渠处新建排水涵洞,在南园西路以南片区建设雨水盖板涵,当突降暴雨时,可以及时收集路面上的雨水,从而降低南门片区内涝水位。区法院至北渠西侧,为加快下游排水量,降低上游内涝水位,在法院对面涵洞内分流建设长140米直径2米的管道,以加快涵洞的排水量。南园西路以南片区实施雨水盖板涵工程,完成永乐路盖板涵建设219米,沟西街盖板涵约305米。壶山东路雨水管约500米,南园西路盖板涵约420米后巷街170米。莆田西-钟潭溪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项目道路全长约1.3公里,在整治中,对雨污管网建设、人行道、绿化、路灯、非机动车道、护栏等提升改造。 目前除了南门片区,其他项目施工均已完工。南门片区是该区内涝整治的一大重点工程。在项目施工地,施工负责人谢武说,南门片区雨水盖板涵工程建设明暗沟总长度约2.5公里。项目自8月进场以来,施工方安排专人盯靠现场,科学组织,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全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永乐路盖板涵建设140米,沟西街盖板涵约110米,壶山东路雨水管450米。项目完成后将提升城市道路防洪排涝能力,有效解决南门片区内涝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内外兼修,隐显兼顾,补齐短板,美丽绽放。眼下,城厢区抢抓机遇,持续用好佛教论坛“后效应”,阔步迈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打造人文宜居新城厢,建设美丽莆田先行区。 (湄洲日报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易振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