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莆田颜值高——我市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

2018-12-18 16:22 许爱琼 来源:莆田网 责任编辑:康晓青

我市加大投入增添设备,提升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环卫作业质量和效率。图为荔城大道机械化保洁作业。(湄洲日报记者 蔡昊 摄)

昨日一早,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清晨的梦乡中,一辆辆冲洗车、隔离栏擦洗车、洒水车等作业车辆驶上我市城区各主次干道,与背街小巷的环卫工人们一起,开启当天的“城市美颜”工作。

这种现代化、立体式、全覆盖的环卫清扫保洁作业新模式,如今在我市已形成一种常态。一部部现代高效的作业车,一排排功能齐全的果皮箱,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大街,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公厕,一处处亮丽雅致的农村小道,以及一个个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犹如一幅幅别致的城乡图画,构成美丽莆田的一道道风景线。

回想二三十年前,扛着扫帚、拉着板车、摇着铃铛,穿街走巷收垃圾、扫马路,这是老一代环卫工人给人最深的记忆,也是城市管理早期的业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面对快速发展的城市管理需要,承载着莆田人民对美好宜居家园的期冀,历届市委、市政府敢为人先、精益求精,持续深化环卫体制改革,进一步实现环卫作业机械化、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人居环境得到巨大改善,改革红利惠及全市人民。

40年波澜壮阔,我市环卫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跨越。一代代环卫人在每一次变革中,迎来一个又一个充满希冀的晨曦。全市环卫作业方式由局部作业、简单粗放转向全方位、精细化长效运管,环卫队伍不断壮大,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城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容市貌越来越干净整洁有序,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形象。

■ 创新敢试 打破管理壁垒

市环卫处车管办负责人杨燕青是一名老环卫人,他的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在和“环卫车”打交道。

杨燕青回忆道,在上世纪90年代,每天凌晨3点半左右,同事们有的扛起扫帚,沿着城区主干道卖力清扫;有的则拉上人力二轮板车,挨家挨户收垃圾和排泄物。保洁时,尘土飞扬,异味扑鼻,往往造成二次污染,也总让他们裹挟着一身异臭回家,大伙儿常常自嘲这是“职业的味道”。

“当时的环卫车辆很多是无牌无证改装的拖拉机,直到2005年,全市中心城区仅有26台垃圾车。”杨燕青说,车辆破烂、转运站破败、街道栏杆需要人工擦拭,一道道难题摆在了城市管理者面前。而且,当时的环卫管理和服务主要由环卫部门和居委会实施,存在体制弊端,服务效率低下。

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第一次环卫体制改革启动。2007年,我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按照属地管理、划片包干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投标,引进环卫服务公司进行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运作。实行“管干分离”,打破了政府专管模式,提高了环卫管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城市面貌逐渐发生变化。

2010年,第十四届省运会在我市举办,作为东道主,全市上下掀起了一股全民参与环境保洁的热潮,城市处处展新颜。2011年,市城管执法局下属荔盛市容环卫公司应运而生,负责中心城区转运站的运营维护、城区32座公厕的日常保洁、餐厨垃圾收运及动车站吸污等。

为进一步提高环卫作业水平和效率,我市环卫体制又进入第二次转型阶段。经过前期多方考察学习,2013年1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始进行城市管理考评。当年,城厢区率先开展环卫作业国有化试点工作。同年5月,全市斥资近5000万元购买了171部环卫机械车辆,品种多样、功能齐全的环卫“利器”,带来环卫作业嬗变。城区机械化清扫率从2013年之前的不足20%到如今的93%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垃圾日处理量从2007年的800吨提高到现在的2000吨以上。

■ 坚定信心 形成长效机制

城厢区环卫管理处主任林清飞从1999年进入环卫城管系统工作,亲身经历了环卫体制改革带来的大变化。他说,从2013年开始的3年实践,使我市卫生面貌有了质的飞跃。通过加大投入,资金使用减环增效,效益实现最大化;环卫设施设备完善,机械化水平大大提升,进一步实现精细化保洁;环卫工人待遇也大幅提高,队伍更加稳定充实,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主体明晰,长效机制不断健全。

2014年,荔城区3个镇街、仙游县2个镇街相继参照城厢区模式开展环卫作业国有化运作,环卫保洁水平显著提高。

国有化运作方式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以政府为单一投资主体,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财政负担,也存在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为了进一步适应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需求,我市再次将目光转向市场化。2015年起,在总结2007年市场化经验基础上,优化市场准入条件并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在秀屿区、湄洲岛、涵江区、荔城区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引进大型专业环卫服务公司进行运作,进一步促进环卫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作业效率、作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市环卫处主任林存华介绍,环卫部门由管理者变为监督者,既减轻了政府人力财力等方面的负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又加强精细化管理。同时,我市在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置场等大型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及公厕、转运站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中,有效吸纳社会资金,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3.93亿元,在城区开展环卫提升工作,助力我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一组数据见证着改革开放的坚定步伐。目前,全市共有1万多名环卫人员。以城厢区为例,2013年之前城区仅有300名环卫工人,如今翻了4倍达到1200名。环境保洁人员由原先的“管干不分”到环卫内部督查,再到全社会督查——2017年开始,环卫信息采集员上岗“挑刺”,保洁力度逐年递增。环卫经费从2006年之前的每年每平方米1元多,到如今的每平方米10元,足见财政投入决心之大。在2017年度福建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季度考评中,我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连续三次名列前三的设区市,在2018年第三季度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督查考评中获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 精细管理 城乡宜居宜业

如今,精细化管理成为我市环卫工作的全新标签。这样的纵深推进,源于一项生动实践的推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共建美丽乡村工作。2016年10月,我市共建美丽乡村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市委书记林宝金、市长李建辉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并提出具体意见。

2年多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牛鼻子”,树标杆、抓重点、促整体。尤其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面,通过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行动”“共建美丽乡村”系列专项治理,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目前,全市52个镇街、909个村已全部严格按照“5有标准”,即有完备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完善的监管制度、有长效的资金保障,完善村庄垃圾治理常态机制,基本建立了“户分类、村居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8%以上。

依托为民办实事项目,2015年以来,我市累计新建改造生活垃圾压缩式转运站46座,完成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扩建和飞灰填埋场一、二期建设。目前,我市共有环卫作业车辆600余部,建成在用的生活垃圾压缩式转运站68座,每座转运站均配备1-2辆密闭式清运车,实现了垃圾焚烧处理和飞灰无害化处理的无缝衔接,基本实现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覆盖和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同时,我市大力开展“厕所革命”,通过统一外观样式,融入莆田红砖厝建筑元素,打造人文公厕;规范日常管理,定岗定人落实“随脏随保”,打造卫生公厕;提供导航服务,推广“互联网”寻厕图,覆盖全市城乡公厕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打造便民公厕。4年来,累计建设改造了670余座城乡公厕,在全国和全省农村厕所革命推进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行动有力,步履铿锵。当下,我市正着力有效治理木兰溪沿岸生活垃圾,百日攻坚战如火如荼打响。暗访督查组每日在木兰溪沿岸进行河道卫生巡查,并将木兰溪流域沿线的18个乡镇列为共建美丽乡村必考评乡镇,加大河面及河道两岸的卫生保洁日常巡查力度,组织全面清理木兰溪沿岸周边垃圾及蓝线范围内临时垃圾收集点。通过开展集中整治清理,流域内共清理1.56万吨历史垃圾,拆除木兰溪干流及9条主要汇水支流河道蓝线范围内垃圾堆放点(收集点)495个,进一步强化了源头管控,提升了城乡人居环境。

美丽乡村,文明城市,继往开来,精益求精,美丽莆田正在焕发幸福宜居新风采。

□湄洲日报记者 许爱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