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田野火样红 ——三明探索农村土地流转“三权分置”新模式纪实

2018-12-25 11:03 巫瑞万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康晓青

●三明日报记者 巫瑞万

12月17日凌晨,永安市青水畲寨农产品交易市场。来自龙吴村的村民张富斗正在把今年种植的4亩莴苣,进行打包等待装车。今年3月,他成功办理了“福田贷”,用自己的3亩地作抵押贷款了5万元。手里有了这笔资金,他又流转了20多亩的土地进行耕种,一亩地一年能赚6000多元。

截至11月末,永安“福田贷”在15个乡镇街道,共授信218个村、2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这是我市按照党中央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部署,围绕深化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取得的一个可喜现象。

40年来,我市农村土地确权、三权分置的实行,打开了农村土地流转新思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充分释放农业农村活力,实现了让土地资源“活”起来、农民富起来,带动乡村旺起来的历史性变革。

提升发展能力,壮大经营主体

“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发展,提倡土地流转,实行集约化生产,这是发展农业服务的大好时机。”说这话的是清流人赖盛林,现任三明市大丰山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

2015年6月,他注册1000万元,又创立了福建省天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将清流官坊农机专业合作社和赖坊乡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吸引进入公司,成为公司的股东,为农户提供种子种苗、测土配方施肥、农资联采直供、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保姆式”土地托管为主业服务。他说,3年后土地托管面积要达到3万亩,实现年利润300多万元。

陈发木是沙县高桥新坡野田家庭农场负责人。最近,他来到高桥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与中心签订了一份面积约127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这是他第二次流转土地了。通过发展家庭农场,陈发木引进机械化生产,提高了效益,去年他的农场实现年产值超100万元。

我市加大新型经营主体财政、信贷、保险、用地、项目的扶持力度,无数个像赖盛林、陈发木一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的实体经济得到健康发展。我市积极创建和发展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民合作社联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增强其发展能力,引领带动土地流转,为放活土地经营权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能力,使更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快了农民的职业分化,农民收入实现多元化。目前,全市累计获评省级家庭农场示范社180家,省级示范场115家,市级示范社245家,市级示范场159家。同时,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市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48家;加快了“一村一品”的发展,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已达245个。

建宁、宁化两县作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县,已制定出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并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目前已签订合同6500份,合同服务面积达31000亩。

尊重农民意愿,规范有序流转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生存权益最集中的体现。

从1998年起,我市在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并颁发土地经营权证书。到2001年底,全市有140个乡镇、1718个村、15295个村民小组开展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005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从确权颁证入手,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做到“承包地块到户、承包经营权证到户、承包合同到户”,依法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到2007年,全市第二轮土地延包政策已全面落实。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规范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新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形式,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坚持用市场机制调节和引导土地资源整合与流转,着力为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做好扶持和服务工作。

我市流转的土地用途主要集中在收益较高的蔬菜、瓜果、烤烟、优质粮和规模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上,带动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了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为职业农民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沙县推行土地流转的做法是比较成功的。2006年,沙县率先在全省建立县乡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2011年,沙县探索建立土地信托流转机制,实现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转变。几年来,通过设立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成立国有性质的沙县源丰和沙县金茂2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有限公司,加强了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设立土地信托流转风险保证金,建立“统一委托、统一流转、统一分配”的工作机制来规范土地信托行为,进一步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了土地流转,扩大了农业规模,增强了农村活力。

沙县通过土地流转,撂荒地复耕率达30%,土地流转后用于烟-稻轮作后,每亩地年产出效益比流转前增加700元;如果用于水产养殖,每亩地年产出效益增加2000元;如果用于种植花卉苗木,每亩地年产出效益可增加6000元以上。

土地流转主体由原来的农户、专业大户,扩大到工商企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带动了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创新经营体制,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推广了一批农业“五新”,促进了优势特色农业向规模经营、集约生产的方向发展。土地流转特别是规模流转较快的地方,优质粮食产业、特色种植业、休闲观光农业、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就得到较快发展。

比如,清流县嵩溪镇创办了台湾农民创业园,土地流转规模发展到500亩,引进台资企业和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及科学管理方法,带动了当地产业由主要种植高优水果向兰花等高端花卉升级,现在每亩花卉销售收入达到2-3万元,带动周边村产业升级,形成花卉产、供、销产业集群。

各地涌现出一批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好典型,如沙县以返乡农民为主创办的土地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生态农庄;清流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明溪县沙溪乡等一些出国劳务、返乡集中的地方,实行村集体“统收统包”方式,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据统计,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步伐,使我市现在土地流转面积已达79.4万亩,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33.4%。其中50亩以上的规模流转面积达26.9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3.9%。

创新抵押贷款,注入金融“活”水

对当前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我市各县(市、区)围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开展了积极探索,涌现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永安市“福田贷”等优秀经验和做法。

为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永安市聚焦问题导向,探索推出“政银企户保”合作贷款模式,为助力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

这是永安市改革探索、创新推广的金融支农新模式。农户(借款人)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不转移农村土地占有和农业用途的条件下,可将依法取得的土地经营权及地上(含地下)附着物作为抵押物,把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担保,“诚信+土地”,向当地农信社申请低息贷款。授信为主,用款自由。一次授信,期限三年,自助循环、随贷随还,方便快捷。目前,已基本实现“两个全覆盖”,即人均耕地0.4亩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符合条件有贷款意愿的农户授信全覆盖。永安许多农民形象地说,自从有了“福田贷”,一年能省下一头猪,三年能省下一头牛。

2017年4月,“福田贷”正式推出。党的十九大后,“福田贷”升级为手续更简捷、利息更优惠的2.0版本,在永安市迅速推广开来。这一金融活水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实践,也得到了福建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

扩大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经营主体,离不开金融保障。2015年,沙县虬江街道后底村的林宗德,通过流转60多亩土地,成立了自己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蔬菜套种水果的模式,今年他种植的地瓜叶收益将近30万元。然而,就在去年,林宗德由于前期资金大量投入,后续发展资金不足,陷入了困境。

林宗德的“困境”,指的就是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为了解决流转业主资金困难的问题,沙县着力创新融资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通过“政府+银行”增信模式,建立规模1300万元的“源丰农业支持保护基金”,对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业生产性设施设备等农村产权作为抵押物的农业贷款进行担保,突破了农村产权不能作为抵押物的限制。截至目前,已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设备产权抵押贷款担保91笔2167万元,进一步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

近些年,我市持续稳步推进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总结提升永安市探索实践“福田贷”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和沙县成立源丰农业支持保护基金等经验做法,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稳步实现土地经营权向资本的有效转化。

目前,全市“福田贷”已完成授信8704户,授信金额4.6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7046笔(户),发放金额2.99亿元。

实行统筹兼顾,保障集体利益

加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保障村集体和农民财产权益,强化村集体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地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五一村的变化就是一个生动的典型事例。

12月16日,尽管天气寒冷。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花世界花卉专业合作社的非洲菊大棚里却是暖洋洋的,一排排朱红色的非洲菊开得煞是好看。

五一村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理事长许光园正在大棚里查看非洲菊的开花情况。

2017年5月,许光园发起成立了这家合作社,永安农信社立即为合作社的61户社员办理了“福田贷”业务,授信600多万元。

有了生产资金,合作社从村民手中流转了63亩地,搭建起水肥一体化大棚,再将大棚租给合作社社员或者懂技术的农民种植非洲菊。

“种植非洲菊经济效益较高,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还能发挥我们村水利基础设施好、交通运输便利的优势,带动大家共同致富。”许光园说。

去年,五一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3万元。现在,村里有60%的群众加入了合作社,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可喜的是,这家合作社将非洲菊大棚每年每亩2500元的租金纳入村集体收入。这样不到一年,仅靠花卉产业,村集体收入就可达15万元,彻底告别了“空壳村”,实现从“传统种植”到“农业产业化”的转变。

我市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清产核资村数945个,占总村数的53.8%;已完成清产核资村数244个,占已开展村数的25.8%。全市已有306个村召开成员确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155个村完成公示确认,占开展村数的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