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110” 更快更灵 ——“漳州110”系列报道之二

2019-01-24 14:50 叶明义 吴鹏举 陈岩 朱祥超 来源:漳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康晓青

⊙本报记者 叶明义 吴鹏举 陈岩 朱祥超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一组数据是这句话最直观的注脚——

30秒。早期值班民警为了节省30秒出警时间,改跑下楼为顺着铁杆滑下楼;

5分钟。市区时刻保持16个梯队、40名警力巡逻接处警,确保5分钟到达现场的要求;

46.2%。借助城市监控“天眼”系统,去年市区路面多发性侵财类案件发案数同比2015年下降46.2%;

28.4万人。“芗里芗亲”APP已注册志愿者28.4万余名,“红马甲”就在您身边;

……

“快速反应是‘漳州110’的生命线。”正如一位110民警所言。

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新时代,“漳州110”铭记当好“人民的保护神”的信任和嘱托,全力构建现代警务机制,全面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治安治理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体验。

“人民的110”更快更灵的佳话,又一次在百姓中流传开来。

勤务机制改革

以新赋能,打造现代勤务升级版

“微信也可以报警啦!”日前,“漳州110”微信报警平台正式上线,新增了语音、图文、视频、定位等报警模式,以满足群众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需求。

翻开“漳州110”的发展史,创新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1990年,“110报警台”正式改名为“110报警服务台”,对百姓做出了“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庄严承诺。

此后,“漳州110”勤务改革的步伐越迈越大——

1996年,“漳州110”把市区划分为三大片区五个警区,建立起以报警服务台为指挥中心、以岗亭为依托的全天候巡逻防范网络,变坐等接处警为就近接处警。

1998年,市委市政府牵头,把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公安、工商、邮电、卫生、供电、供水等12个单位联合起来,建成110社会服务联动机制。

1999年至2000年,市公安局把“漳州110”的建制和队伍实体由芗城分局转移到市公安局,把设立在“漳州110”的110报警服务台升级为市局指挥中心,建立起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巡特警为骨干,多警种协同作战、有机配合的快速反应机制。

2012年,实行综合警务改革,“漳州110”警力下沉派出所,推行“综合用警、专业用警、精细用警”的警务模式,提升了打防管控的整体效能。

2016年以来,市公安局全面充实“漳州110”队伍,配齐高科技警用装备,落实动态网格布警,坚持联勤联防联动,形成“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和“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的“四警四化”现代警务新机制。

如今,市区时刻保持16个梯队、40名警力巡逻接处警,重点部位还配置警力定点武装执勤,一旦发生警情,按照“就近派警、梯次投送”原则,网格之间的警力相互呼应、相互配合,真正做到“一点启动、全局策应”。

“警务机制的转型升级本质上是‘四有四必’的历史传承。我们推出的所有保持队伍活力的机制和举措,都是围绕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这个目标出发的。”“漳州110”大队长黄海强说。

信息科技改革

以快致胜,实现打防管控精准化

14日晚,记者随警巡逻,掐表记录了613梯队处理一起交通事故的全过程——从接到警情到抵达现场只用了5分钟,整个事件处置完毕,用了不到20分钟。

“漳州110”自组建以来,从未停止过对“快”的极致追求。

为了一快再快,早期值班民警都养成了睡觉“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的“三不脱”习惯,甚至为了节省30秒时间,改跑下楼为顺着铁杆滑下楼。发展到后来,他们标杆式地提出了5分钟到达现场的要求。

练就如此快速的反应能力,不仅需要巡防机制的有力保障,更需要信息科技的精准支撑。

2000年以来,110大数据中心的成立,资源服务及信息共享平台等建成投用,“漳州110”逐步健全完善指挥调度、研判预警体系。

“路面的警力部署、巡逻梯队的具体位置,都显示在指挥中心这个大屏幕上。”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副主任叶勇祥娓娓道来。

在执法执勤中,指挥情报中心实时定位巡逻警车和警员位置,动态掌握警力分布、监控处警现场。每位“110”民警配备对讲机、警务通、执法记录仪等装备,实时与中心保持联络,准确收发指令命令,及时反馈情报信息。

2017年4月,“漳州110”图像侦查实战应用平台的研发投用,更是为打击街路面犯罪增添利器。

该平台借助城市监控“天眼”系统,从接到报案起,利用执勤民警赶往现场的时间,切换事发路段的监控画面,及时向民警推送现场视频及人员信息,引导实施抓捕行动。

去年2月的一个凌晨,市区某酒吧门口多人打架斗殴。可当执勤民警到达现场后,斗殴已经停息,涉案人员不知去向。就在这时,巡逻警车里传来图像指示:警车停放位置往前数,第4棵树下的赤膊男子就是参与斗殴的主要人员。原来,图侦专班已在后台调取现场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

数据显示,图侦专班成立的一年半时间里,共带破案件174起,经营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42名,追缴被盗车辆45部。去年,市区路面多发性侵财类案件发案数同比2015年下降46.2%。

社会治理改革

以联动促共治,构建治安防控新体系

2018年中秋,市区突发雷暴天气,短时降雨量激增。危急关头,指挥情报中心的传达指令一呼百应,各相关联动部门闻风而动。公安、消防战士立即赶赴一线,电业、园林、水务、通信等及时做好灾后抢修,尽快恢复群众生活秩序。

如此高效应急处置的背后,是“漳州110”联动机制形成的巨大社会效应。

自1998年率先在全省建立110社会服务联动机制以来,市直社会联动从7个部门12个单位发展到27个部门39个单位。

2016年5月,“公安110”与“民生110”无缝对接,形成了“110”管警务,“12319”“12345”管民生的“大110”联动格局。2017年8月,“12345”便民服务平台升级运行,进一步整合各部门单位的60个民生服务热线、近百项服务事项,实行一号受理。

“‘12345’起到了为110热线分流、减负的作用,这既让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刃上,又提升了‘民生110’的服务效应。”平台负责人姚文秀说。

据统计,目前非警务类话务占110热线话务量的近40%,且绝大多数可以通过“12345”平台分流转办。去年,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30332件,及时办结率达99.97%,群众满意率98.9%。

2016年以来,“反诈110”“交通110”“民间110”等也相继启动,“漳州110”已不单指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它的内涵与外延都在拓展,辐射效应全面显现。

——快封堵有效止损失。整合公安、银行、电信资源,研发建设漳州市反诈骗指挥信息系统,首创工作指令机制、两轮驱动机制、双向封停机制,实现了快速止付资金。

——“铁骑队”助力保安全。在全省率先建立交警特勤机动队,履行城区交通服务和应急增援等职能,共完成大型活动安保60次,处置险情57起,参与扫黑除恶、打击车匪路霸和制假走私统一行动32次,交通纠违近万起。

——小平台发挥大作用。被亲切地称为“民间110”的“芗里芗亲”APP,已注册志愿者28.4万余名,建立平安志愿者队伍4485支,完成各类巡防任务27万余件,巡防500余万人次。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从‘漳州110’自身改革创新到牵引推进多个部门联动服务,从一个‘110’到多个‘110’对接融合,集‘传统+现代、专业+群防、静态+动态、网上+网下’于一体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正逐步完善。”黄海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