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部门动态 > 未成教育 > 正文

“老区群众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 —刘淑珍

2013-12-26 15:43  易振环 余思宁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淑珍,我妈的哮喘又发作了,家里的药也用完了,你赶紧过来看看。”4月18日晚8时许,城厢区常太镇老区村——内东坪村,乡村医生刘淑珍接到村民郑明治儿子的电话,立刻提着药箱,添件外套,打着手电筒,就往2里外的郑明治家出发了。

内东坪村位于城厢区与仙游县交界处,是一个偏僻的边远老区村,海拔700多米,每到夜晚,气温骤降。该村距离常太镇中心约16公里,多为是水泥路面的盘山公路,但坡陡弯道多,出入很不方便。该村常住人口近700人,大部分村民常年外出打工、经商,村里如今只有100多位村民留守。

内东坪村干部曾国潘说:“就连隔壁的外东坪村,剩下“三八六一”也只有两三百人,老人不到100人,可他们需要1名村医呀,特别是老人。”

“村民下山看病,医药费可能就10多元,坐摩的得花30多元。村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孩子,有时,一些留守儿童半夜发烧,连摩的都没有,很容易耽误病情,想起来真让人后怕。”村民陈美金直言。

1978年,刘淑珍在莆田成人卫校进修后,便回到村里当赤脚医生。除在城里带孙子那2年外,她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保健事业。她表示,村里需要自己,所以说服孩子后就回来上班。

记者采访当天,刘淑珍正给外东坪村村民杨吓兰把脉、诊断。杨吓兰高兴地说:“我们村多年没有诊所,村民要看病就医,就得走近4个小时的山路,到邻近的顶坑村诊所看病,非常不方便。现在这里有了诊所后,我们看病方便多了。”

为解决内东坪村群众就医难题,村民多次请刘淑珍回来,常太镇卫生院也多次进行动员。盛情难却之下,2011年11月,她回到老家,继续当乡村医生,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34年弹指一挥间,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有需要,刘淑珍顾不了山高路陡,提起药箱就出诊。她说:“内、外东坪村共有4个山沟村屯,远的地方一次要走五六公里,很多地方车进不去,只能靠步行上门。”

一天深夜11点多,熟睡的刘淑珍被一阵焦急的敲门声惊醒。“刘医生,刘医生,快,我娘又吐又叫头疼,请您快给看看。” 刘淑珍二话不说,挎上药箱就出门。急急忙忙走了两里山路,她赶到病人家。经致细的检查和了解,曾兰英患的高血压发作。按常规,此类病人应当转诊。可是,此时更深夜黑,村庄离镇医院远,而且病人疼得大汗淋漓。她立即给病人打针喂药、及时处理,1个小时的治疗,病人的病情好转。返回家后,刘淑珍已经筋疲力尽了。

今年85岁的刘玉娥因患败血症,下肢浮肿、疼痛,需要注射消炎止痛药。刘淑珍隔天就步行1公里为她注射,以减轻老人的痛苦。刘玉娥说:“没有刘医生来给我打针医治,我今天可能已经不再这世上了。


去年底,离刘淑珍住所最远的山溪自然村纪(毛下面四点)治旧病复发,前往一卫生院求治,卫生院发现她年岁已高,不敢收治。其儿子只好带她回村,恳请刘淑珍帮她救治。因纪(毛下面四点)治患冠心病、哮喘等慢性病突发,老太太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刘淑珍认为,若是自己给患儿治疗,恐怕没有太大的把握,倘若老太太在自己的手上治不好,自己又该怎么向家人交待!但是自己有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太太受疾病折磨?接到老太太儿子的求救电话后,二话没说,提起急诊箱,赶在天黑前,沿着不像样的山路走了整整1.5个小时。遇上没路可走的地方,她便根据患者居住的方向穿林而过,到达纪(毛下面四点)治家,并立即为其治疗,让患者转危为安。回来的山路,对于刘淑珍是条坎坷路,毕竟自己是名女性,而且还要走那么长的路。漆黑的夜晚,凭借微弱的手电光,艰难地往山下爬行。还好,老太太的丈夫或儿子特地护送她回来,并说了不少感谢的话语。她说,自己错开给其他村民看病的时间,连续出诊3次,看到老太太平安无事,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以前,村里的不少人家很贫困。刘淑珍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一两百元。但她经常减免患者的出诊费,只收药费,这些年来,自己记不清给村民垫付了多少医药费。村里有几位孤寡老人,因年老多病,经常找他诊治,刘淑珍每次都给他们免费治疗,有时还主动送医送药上门为其诊治。

“山高路远的内东坪村长期缺医少药,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几乎是空白。以前诊所村里的旧房,仅1间,现在诊所条件明显改善。”刘淑珍告诉记者。她说,为解决诊所用房问题,村里特地在新建的村部办公楼腾出2间办公室。镇卫生院多次派出医务人员前来指导,并拨出2万元经费,帮助建立了一个注射室、诊室、药房分离的标准化医疗所。村民曾国锋告诉记者,“医疗所里常用药品齐全,还有从医30多年的医生坐诊,我们万一有头疼脑热的,再也不用担心受怕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该村卫生室,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齐全的医疗设备,而是门口墙上用铅笔写下的醒目的电话号码。“这是我的手机号码,有时候我出去给人看病,病人突然上门找不到我,拨打这个电话就能找到。”刘淑珍说,她的手机号码村里几乎人人知道。至于救治过多少人,她自己也不清楚,只知道求诊电话响起,就立即赶往村民家里,有时半夜出诊,到天亮才能回到诊所。

提起刘淑珍,镇卫生院院长陈志强忍不住赞叹道,刘淑珍有行医资质,并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和村民关系很好,有口皆碑,业务也很好,一般的小病都能解决。

莫道桑榆晚。1954年出生的刘淑珍按法定年龄早该退休安享晚年了,儿女也劝他休息。可她自信地说:“我身体尚好,不为村民看病还闲着呢。只要群众需要我,我就要继续为村民服务,大伙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

如今,身为内、外东坪两村乡村医生的刘淑珍用药箱挑起的村民健康的重担,为乡亲免去了许多病痛折磨,被群众称为“乡村好医生”。

图为刘淑珍在村诊所为患者注射静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