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2015-01-09 10:43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1个多月来,丈量房屋430户,完成总任务66.7%—— 村民说:“像这样的搬迁,也要跟每年摘成熟的枇杷一样,比比谁家速度快。” 今日视点 去年11月16日搬迁动员会召开;11月28日货币安置的搬迁户丈量启动;12月24日第一批19户选择货币安置的搬迁户领到货币补偿金;至今年1月6日,全镇共丈量房屋430户,完成总任务的66.7%。此中,未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在推进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搬迁工作中,城厢区常太镇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短短的1个多月时间里,顺利完成丈量总任务一半以上。 这一重大项目缘何推进速度如此之快?曾经孕育“东圳精神”的老区常太镇怎样扬优势再展风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这里靠什么跨出让人拍手称赞的新步? 新年伊始,记者作了探访。 前往此次搬迁户数最多、占总搬迁户三分之一的松峰村,记者在途中看到环库公路上悬挂着“响应政府号召,积极主动搬迁”、“早搬迁、早发展、早致富”、“早日搬迁做市民,子孙教育有保障”等宣传标语。 在该村半岭自然村,工作人员正走家串户丈量准备搬迁的房屋,该村党员林勇在一旁帮忙,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等。此次搬迁涉及到林勇家300多平方米的房屋和10亩多枇杷树。在他的多次动员下,家中的老人家最终同意货币补偿安置。如今他家已签约了第二批的货币补偿安置。 “我家的枇杷还有园地都得到了补偿款。”林勇说,“像我们这种选择货币补偿安置的,在市区购买商品房时,还能享受到每平方米1000元的购房补贴。” 同村的老党员吴金国则选择了异地房屋产权调换安置。他说,3年后自己便能在龙桥街道洋西片区拿到安置房。 “搬迁到城里去挺好的。”吴金国说,如今年轻的一代都去城里务工了,大多希望在城里发展。对于房屋补偿的公平性,他显得很放心。负责搬迁房屋丈量的是第三方机构,而且丈量结果上榜公示,如果发现有丈量错误的能及时更改,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他和其他搬迁户因此不担心补偿中会有猫腻。作为一名老党员,除了带头搬迁,还要做好亲朋好友的思想工作,动员一起抓紧搬迁,“像这种搬迁工作,也要跟每年摘成熟的枇杷一样,比比谁家速度快”。 真情换真心,赢民心。 项目所在地的城厢区、常太镇干部大力弘扬“东圳精神”,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用真诚化解一些搬迁群众的抵触情绪;用真情宣传、组织、发动,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松峰村委会主任吴金希1979年在部队里入党,是一名老移民。他告诉记者,村里人绝大部分是1958年修建东圳水库时从水库底搬迁到此地的,经过几十年的耕作发展,村民生活越来越好起来,不想又遇到了此次水库治理搬迁,但村民大多对此表示理解,对搬迁的补偿方案也都比较满意。只是对一些上了年纪又只会种果树的人来说,如何在城里继续谋生确实困扰住他们了。因为城里和村里的生活习惯有很大不同,个别此类村民的搬迁动员工作确实不大好做。“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他作为村干部,又是一名老党员,除了带头搬迁,还要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直到大家打开心结最终理解为止。不但如此,他还发动全村的党员,帮暂时想不通的个别村民一起排忧解难,最终取得群众的支持。大家都觉得,就算是十分合理的诉求,也要通过合法、理性的方式来表达。村里没有出现村民要“说法”不“依法”状况。“虽说我们村此次是搬迁户比其他村要多,但我们搬迁进度不能落后,还要走在前头,全力支持这项民生工程。”吴金希说。 常太镇镇长、该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郑一将告诉记者,此次搬迁工作的有序推进,得益于党员的带头和群众的支持。自搬迁工作开展以来,镇、村党员不但带头丈量搬迁,还在一线进行宣传动员,及时解读政策,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发挥了模范先锋作用,为东圳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