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正文 |
某网站毕业季3月31日公布的就业调查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仍有50.9%的大学生未收到用人单位的就业通知。就业压力不小,大学生们对待遇的期望却不低,在全国调查中,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元-10000元,在重庆,这个比例也接近3成。(4月1日《重庆晚报》) 在重庆,90后毕业生,期望月薪8000元-10000万的占比高达28.1%。这个期望值远远高出于任何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经验能力不足,而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已达到727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正像有调查统计,截至目前,仍有50.9%的大学生未收到用人单位的就业通知。这与大学毕业生给自己的定位高肯定有一定关系。 人生需要有奋斗目标,需要有梦想,把目标定高一些,也是给自己的激励,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既然理想终究会要打折扣,那就应该将目标定得高些,最终也才可能收获得更多。当然,目标定得高,想当总统、当科学家、当大企业家,都能见出你的远大抱负,但理想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努力实现,而不是画饼充饥,不是给自己的人生搭建一个空中楼阁,不是将这种愿景常挂嘴边,希望社会马上肯定自己的价值,甚至向用人单位要求并不合自己当下价值的待遇,那样自然会让用人单位对你敬而远之,让你碰一鼻子灰。 九零后大学毕业生,个性更为独立,作为改革开放多年后出生的新生代,父辈的打拼都已为他们积攒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生存与生活压力,不像八零后、七零后大,他们的选择就容易天马行空,也更为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合自己的标准,便不去上班。 好的方面在于,他们更懂得尊重自己的劳动价值,会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往往会“誓死捍卫”自己的劳动权利。劳动者的尊严也需要自己的维护,如果自己将自己的价值看贱,很多用人单位也不会在乎。当这些更为尊重自身权利的劳动者越来越多时,用人单位也不得不改变对待劳动者一惯趾高气扬的态度。 从坏的方面来看,90后过高估计自己的劳动价值,对他们也有坏处,会让他们容易生活在幻想中,不切实际,高不成低不就。就像一部分大龄剩女、剩男,对对象的期望值过高,对自身价值过于乐观,让自己剩了下来。90后毕业生就算在无可奈何工作后,待遇远远低于他们心中的预想,也容易让他们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甚至不好好工作,这最终会误了自己的前程,8000元到10000元的理想薪酬,也更是如镜花水月,离自己渐行渐远了。 期望月薪超八千,90后大学毕业生的这种择业观念,是把双刃剑。需要大学毕业生怀揣梦想,努力去奋斗,敢于挑战权威,但也要能脚踏实地,在找工作与工作时,不必低声下气,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努力维护自己的权利。 90后的这种略带“蛮横”的择业观,也可以看作是劳动者权利意识的觉醒,他们的父辈哪有这么大的勇气与用人单位“叫板”?更希望这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被用到正途,让劳动者能挺直腰杆有尊严有梦想地活着,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与劳动者双向的努力,让劳动者有畅通的维权通道,对不尊重劳动者权益的企业有更好的惩戒机制。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