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中共荔城区委文明办 > 正文 |
荔城远眺 荔城“不夜天” 荔城黄石工艺城 荔港大道与荔园路互通立交桥 今年2月,莆田市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这是莆田城市品位的再次提升。荔城,作为莆田市的中心城区,不仅有花园般的生活环境,更有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为让我们一同走进莆田荔城区,发现、感受清新荔城、宜居荔城的精彩与美丽。 荔城区简介 荔城区位于闽东南沿海中部,北接涵江区,西连城厢区,东临兴化湾,是莆田市的中心城区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荔城区是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城区,辖西天尾、黄石、新度、北高4个镇和镇海、拱辰2个街道,共有118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辖区总面积269.66平方公里,总人口46.38万人。 优越的自然环境。境内富饶的兴化平原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耕地面积15万亩,肥田沃土,年可三熟,全年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均日照时间1996小时,无霜期350天,平均温度20摄氏度,常年多为东南风,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完善的基础设施。境内溪流纵横,木兰溪、延寿溪等贯穿全境,地下水蕴藏量大,淡水资源丰富,各镇均有日供水万吨以上的自来水厂。全区共有11万伏变电站2座,35万千伏变电站11座,实现了村村通电。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区所有镇(街)均已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数据通信等邮电业务,并实现光缆数字传输,长途电话可直拨世界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区内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胜利路、文献路、梅园路、八一二大街、迎宾路等主街道业已形成、荔园路、延寿路、东园路正在规划建设中,城区东扩北拓空间广阔,是未来莆田城区扩张的重点区域,城市排洪、排污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面积达38%。 富饶的物产资源。全区已形成了以蔬菜、畜禽、水果、水产为四大主导产业的农副产品生产格局,是福建省的荔枝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是莆田市主要的“菜篮子”工程基地,新度镇还是全国最大的禽苗生产基地,年可孵化禽苗1.6亿羽。区内矿产资源丰富,可供长期大量开采。 丰富的人文资源。荔城区秉承原莆田县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本色,文化底蕴深厚,精神文明硕果累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闻名遐迩的南少林寺、规划建设中的壶公山省级森林公园、人流、物流集聚的步行街,风光秀丽的延寿溪荔枝林带,形成了“一寺一山一街一溪”的旖旎景色。同时,区内还有三清殿、古谯楼、真武坛、九华叠翠、紫霄怪石、谷城梅雪、天马晴岚等著名景点。 坚实的发展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全区共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龙头企业各1家,还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兴建。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45个,面积7万多亩。工业经济基础扎实。目前为止,全区规模以上企业93家,初步形成了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新兴行业和鞋革、食品、纸品包装等传统行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与鞋革、食品等主导产业相配套的鞋材、包装等中下游产南少林寺品门类齐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正在投资兴建的荔城工业区和黄石工业园区,环境优美、政策优惠,是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热土。市场体系比较健全,商贸流通兴旺发达,房地产日渐升温,社区服务业正在加快发展。2002年,全区实现三次产业比例为15.0:50.8:34.2,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市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同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有新面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新区建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