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健康网> 新闻 > 正文 |
“70后”猪蹄、“80后”鸡翅……有的比一些年轻人年纪还大的“僵尸肉”通过走私入境,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宵夜摊、餐厅。这些肉有的来自疫区,有的严重过期,用化学药剂加工调味后居然摇身一变成为“卖相”极佳的“美味佳肴”,威胁着百姓的食品安全。6月份,海关总署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等10万余吨。 “僵尸肉”窜上餐桌是典型的食安丑闻 通过无良商贩的大量走私,国外那些“肉龄”三四十年的“僵尸肉”,竟然窜上餐桌成为“佳肴”,光是听着就让人想吐。因为走私肉运输条件恶劣,不断解冻过程中滋生各种细菌,甚至开始腐烂了又重新冷冻,其食品质量之恶劣简直没法形容。“70后”猪蹄、“80后”鸡翅,如此骇人听闻的细节,倘若不是海关总署的查缉行动,公众几乎不敢想象;这也再次印证了那个可悲的事实——无良商贩溃烂的道德底线,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走私冻肉如何逃过层层监管窜上餐桌,舆论追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打击走私力度亟待加强,二是对走私商贩必须重刑惩处。确实,冻肉走私首先是个走私问题,既要让无良商贩不能走私,也要让无良商贩不敢走私,为此,必须在打击力度和惩处力度上发力。一方面,打击走私冻品需要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职能部门配合,倘若“谁都参与、谁都不管”则不可能有力度;另一方面,无良商贩走私“僵尸肉”或者“疫区肉”到国内,无异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理当严惩。 但是,将走私冻肉运到国内,毕竟只是完成了最初的环节。这些走私冻肉随后在国内的运输环节,为何未曾遇到阻拦?正规的冷库为何能给这些走私冻肉提供储藏,并且从来不被相关部门查处?来历不明的走私肉品何以能够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大排档、餐馆,甚至是正规超市?在终端零售环节,有效的食安监管又体现在哪里?为何“僵尸肉”不是被层层监管发现,而是被海关查缉曝光?是否只要走私成功,后面所有的市场监管环节都形同虚设? 所以,别把“僵尸肉”窜上餐桌不当食安丑闻,这不仅仅是打击走私的问题,更是一整套食安监管体系失效的问题。“僵尸肉”窜上餐桌,是典型的食品安全丑闻。食品安全监管不力,让走私进来的“僵尸肉”得以畅通无阻地在市场上流通,极大地降低了无良商贩被发现被查处的违法成本,使其敢于铤而走险为了暴利无所不用其极。 据长沙海关保守统计,湖南最大的冻品批发市场红星冷库每年吞吐的80万吨冻品中,约三分之一是来源不明的境外冻品。真不知道,海关掌握的这一数据,食品监管部门是否知情?市场上流通的肉品,究竟有多少可以在监管大数据中被追根溯源?“僵尸肉”窜上餐桌再次发出警示,亟待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构筑更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不仅要严厉打击冻肉走私,不仅要严惩无良商贩,更要强化一整套的食安监管,让“僵尸肉”即便侥幸走私成功,也依旧在食品流通市场上寸步难行。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亟待完善 有毒有害的“僵尸肉”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首要责任在海关、公安、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职能部门,而且各省都成立了打击走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也包括这些部门甚至更多的十几个部门,但实际结果是,“谁都参与、谁都不管”。这种拿着纳税人的俸禄却不尽忠尽责做好守夜人的现象如果再持续下去,不安全的食品就绝不仅是“70后”猪蹄“80后”鸡翅,而会涉及粮、油、菜等多种食品。病从口入将会越来越多,公民的患癌率和死亡率也会越来越高。 有毒有害的“僵尸肉”的流行同时直指食品监管的一个软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正是由于这一制度的建立缓慢和运行困难,导致很多如同“僵尸肉”一样的食品无法监控。食品可追溯系统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认可的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暴发“疯牛病”之时得到欧美国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并推广到全世界。 2010年,中国商务部推出一项食品安全工程——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追溯体系),分4批在全国50个城市开展试点。建立和运行食品追溯体系就是要把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所有过程监管起来,让人们在市场上买的每一根葱、一头蒜,每一块肉都能清楚地查到种植、饲养、批发、销售的各个环节。 迄今,尽管对中国的食品追溯体系做了很多工作,如出现了二维码和无线射频等技术手段,但在食品安全的实质性监管上却难尽如人意。首先表现在,食品追溯体系对进口食品的监管不严和不能对接。因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仅为23%,大量食品质量标准、控制食源性危害标准低于CAC的标准,即便是正规进口的国外产品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如雀巢儿童奶粉碘超标,恒天然奶粉检出肉毒杆菌,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对进口食品采用的是低水平的安全标准,并且对进口食品的检验手段不合理。 由于监管正规进口食品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对于走私的国外食品,如“僵尸肉”等就更难监管。实际上,走私进口食品是完全脱离了监管,也就是无法通过追溯体系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是否安全。而且,即便“僵尸肉”通过正规渠道能纳入到食品追溯体系的检查,也有可能因为我国的标准落后于国际标准而让“僵尸肉”等食品蒙混过关,危害国人的健康。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食品追溯体系尚未达到全国统一的、覆盖全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尽管商务部推出的是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但是,其一,商务部在2011年公布《关于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只是要求在10个有条件的城市建设这一追溯体系,它是一个指导性意见,而非全国统一的硬性规定,不具有市场监管的法规效力;其次即便有条件的城市建立这一追溯体系,也还是地方性的,只有个别产品可以做到全国性追溯监管。例如,阳澄湖大闸蟹具有全国可追溯产地信息的二维码标签,但其他更多的产品没有这种全国可查可追溯的技术,这就不仅可能让“僵尸肉”这类走私食品大行其道,甚至连很多正规进口的以及大量国产的食品也无法进行安全追溯和监控。 另一方面,我国的追溯体系的不完善还体现在难以建立起全国性的信息技术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对海量的国内外食品进行安全信息的收集、管理与共享,也才会让“僵尸肉”端上人们的餐桌,进入人们的肠胃,危害国人的健康。 因此,除了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尽责尽心外,建立并实施全国食品可追溯系统是当务之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