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新路公司电脑针车车间 东南网莆田12月23日讯(本网记者 李妙珠)2015年,莆田城厢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计完成27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制鞋企业64家预计完成95亿元。据统计,1—10月,该区规模以上制鞋企业已完成产值75.6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33.56 %,比增10.5%,对规模企业增长贡献率达29.22%。当下,该区正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完成发展目标。 第一步:出台惠企政策 制鞋产业是城厢区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鞋企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城厢区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该区鞋业转型升级的举措,以加快鞋企转型步伐,推动鞋业产业加快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城厢区规模企业共有155家,其中规模以上制鞋企业64家,拥有制鞋生产线160多条,年产能9000多万双,从业人员约2万人。 为加大鞋业产业扶持力度,推进鞋业企业转型升级,该区出台《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工业创新转型稳定增长措施的通知》(莆城政【2015】262号),并针对鞋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中遇到的问题,专门出台推进鞋业转型升级措施(莆城政【2015】261号),扶持鞋企做强做大。 第二步:实施机器换工 城厢区对应莆田市出台的推进鞋业转型升级措施,配套区级扶持鞋企实施“机器换工”政策,支持制鞋企业应用智能化、自动化设备降本增效,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进行生产流程再造。对经信部门备案的在当年度内购买相关软件、设备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按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中,对其相关设备技术投资额或软件购买额的5%提高到10%。并鼓励多家龙头企业进行流程再造,争取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提升企业两化融合管理水平。 此外,该区积极指导辖区内创恒、恒立等16家鞋企实施“机器换工”。目前,16家企业共购买设备1400多台,投资6600多万元,经计算可节约人工近2000人,降低成本。 郭氏鞋业董事长赵庆宗介绍,去年公司斥资引进20多台电脑针车,今年计划增加到50台,“一台针车相当于过去的三四人,有的工序能顶6人。” “今年公司投资900多万用于’机器换工’,完善生产设备。”福建省新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新华说。 第三步:推动“电商换市” 目前,莆田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城厢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倾力引导鞋业企业创新营销模式,不断提高运营水平,不断扩大销售规模,助推鞋产业转型升级,让鞋业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鼓励传统企业触网,城厢区出台《关于扶持城厢区电子商务企业的若干实施意见》,区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电子商务专项资金,连续3年滚动用于支持电商产业发展。该项资金将扶持电商企业转型升级、重点优质品牌导入、培育开发电子商务楼宇等7个方面。 坐落于莆田华林经济开发区的莆田市力奴鞋业有限公司是中国体育市场品牌美誉度和市场份额双第一的安踏体育用品的战略核心生产商。城厢积极引导力奴鞋业向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制造转型,并加快力奴电商城建设,打造C2B品牌智能电商总部基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让企业更快速、准确、甚至提前预测到客户的需求,针对性、定制化地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 此外,该区加大对辖区贸易企业订单分配给本区工业企业协作配套的企业下单补助,对年度订单额超过3000万元的贸易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最高奖励9万元。扶持本区鞋业企业互相采购,按照买家5%,卖家3%的标准给予补助。 萨拉曼公司首席设计师祖峰在和经销商交流新款智能鞋的设计理念 第四步:加快创新步伐 以往,城厢区鞋业主要以皮鞋、旅游鞋、运动鞋、布鞋、塑料鞋等传统鞋类产品为主,目前,随着市场潮流的不断变化,鞋类产品生产逐渐向高技术含量、高安全性能的户外鞋、工装鞋、保健鞋、智能鞋等方向发展。 萨拉曼以前是以代工为主,但又与其他的代工企业不同,萨拉曼以自主研发、科技创新为发展方向,依托研发设计中心,与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巴黎第七大学等国内外多个高校科研所合作研发新材料、新产品。目前萨拉曼已开发出了用废弃的飞机轮胎、F1赛车轮胎作成的和带有芯片的鞋底。据介绍,带有芯片的鞋底能全天候记录穿鞋者的步行、跑步等不同运动状态的步数,然后将数据上传,消费者可随时读取自己的运动数据。芯片还带有的GPS定位功能。目前,萨拉曼的户外运动鞋,已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63项。 记者了解到,华丰鞋业主笔起草制定国家级鞋类衬里和内垫试验方法静摩擦力标准,福建鞋业研发(莆田)基地、莆田市标龙公司等2家公司参与制定了4个鞋类产品国家级技术标准。这些都表明当前城厢鞋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 第五步:强化金融帮扶 今年8月份,城厢区鞋业协会、经信局和财政局等区直相关单位在企业召开鞋业转型升级沙龙,并邀请相关银行代表参加。会上,城厢区委书记林桦针对企业融资问题,要求金融办落实,推动“税益贷”、“易速贷”等银行扶持小微企业的贷款落到实处。 该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鞋企业的信贷支持,持续开展“助保贷”,自该业务开展以来已为永德体育、百顺鞋业等7家鞋企贷款3500万元;引导制鞋企业对设备进行“融资租赁”,目前已引导力奴、远东、鸿盛等4家企业开展融资租赁,融资额达1150万元。用好用活过桥资金,发挥再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为鞋业企业服务,目前已为多家企业办理17笔,转贷共2.62亿元。对当年度购置设备500万以上、产值超亿元、税收超300万的鞋业企业,给予企业贷款利息银行基准利率上浮部分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20万。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