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这座古厝,1843年修建,至今已170多年,但细心修缮,庭院仍然很精致 历经百年风雨 老厝载家族记忆 西刘村的后厝城,还有一座有上百年历史的三进院古大厝。古厝外墙条石每根4.7米长,非常气派。厅堂里,摆着一口老石磨,被主人用水泥加固,当作“宝贝”。厝内的村民正在忙碌着,挂红灯笼,贴“大吉大利”,一派喜庆。 “老厝承载着太多的家族记忆。”78岁的刘天赐还住在古厝旁,他说,古厝是1843年盖的,至今已170多年,先人刘殿英是清朝武状元,大厝因此在当地声名远扬。 刘老介绍,当年,古厝有三大栋,入口还有个小城门,摆着六扇藤垂帘,编上了“福禄寿”,可为儿孙遮风避雨,旁边的武场矗立着18根门柱,很气派。可惜,数十年前,其中两栋被大火烧了,只留下这一栋。 调查 村里文脉延续千年 保护古厝成共识 西刘村是莆田刘氏最主要的聚集地,历史悠久。从唐代定居到宋朝时期,刘氏后裔登进士的有36人,曾有“一门三秘监三尚书,若虚两代五进士”的美誉。宋哲宗赵煦曾写诗称赞,“试问江南谁第一,无人不道‘涵江刘’。”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刘公祠,如今就在村委会附近。 “村里文脉延续千余年,现在的西刘村,海外华侨也很多,目前在海外经商的有三四千人。”西刘村村支书刘清辉说,受老一辈影响,保护传统古厝已成为当地人的共识。上世纪90年代村改时,一些老厝被拆,大家至今还觉得可惜。如今,一些老厝长期空置,但大家都舍不得拆古厝,仍然细心维护,坚持日常打扫、修缮。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