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银饰技艺精品 东南网莆田4月29日讯(本网记者 李妙珠)莆田素有“文献名邦”之美誉,具有诸多传统技艺,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实现可持续保护,第十一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以下简称“艺博会”)首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让广大市民亲近非遗、了解非遗。 昨日,东南网记者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橱窗里精美细致的金镶玉,色彩靓丽的漆器,造型奇特别致的珐琅等非遗精品琳琅满目,透露出的传统技艺之美和人文观念,恰似展区标语“匠心研造”,其中的工匠精神值得每一个人细细品读。 据悉,莆田现有1个世界级、10个国家级、34个省级、217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拥有9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5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93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构成了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此次首届非遗工艺精品展共展出木雕技艺、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留青竹刻、错金银、漆刻技艺,以及台湾传统银饰技艺等20个项目60多件工艺精品。 在展区现场,除了欣赏工艺精品,可透过肢解的家具,直观的了解仙作古典家具的整体组合情况,还可闲坐聆听优雅古琴曲、观看古老独特乐器文枕琴演奏,也可以与传承人现场交流,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 “用观念引领技艺发展是此次办展的根本目的所在,展览为非遗提供一个艺术与时尚的窗口,将非遗精品呈献给广大市民,希望非遗走入艺术的同时也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服务于现代生活。”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国平说。 如今的非遗工艺品也曾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寻常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必需品逐渐成为橱窗里的高端装饰品。非遗要如何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宋国平对东南网记者说,此次展览推行的一个理念就是将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在传承手工技艺和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时代创新精神,让非遗重新融入当代生活,这也是非遗保护工作下一步探索的方向。 此外,宋国平介绍,今后在非遗保护工作上,还将加强非遗宣传,营造非遗保护氛围。如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介绍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召开非遗专题讲座,组织举办非遗夏令营和让戏曲进校园,让非遗走进年轻一代。此外,将注重非物质文化传习所的创建力度和加强非遗项目与传承人的申报管理工作,让非遗工艺“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