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械化方式洗苗。
东南网6月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易振环 陈金楷 文/图)
核心提示
莆田是中国花蛤之乡,最有“花蛤味”的村庄是城厢区灵川镇下尾村,全村5800多人,超过4000人从事花蛤育苗,供应的花蛤苗占全国市场50%以上,因此有“中国花蛤第一村”的美誉。在经历了输出育苗技术改变穷村面貌、承包育苗基地扩大养殖规模两个阶段后,下尾村如今正面临着养殖成本上涨、精深加工拓展难等新问题。龙头企业正牵手行业协会为花蛤产业的未来积极谋划。
输出育苗技术员
眼下,正是把花蛤中等苗采收上岸,销往沿海各地的时节。走进下尾村,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与传统渔村不同的现代气息:村里满是三四层以上的小楼,而且建造时间大多在10年以上;各种轿车来来往往,不时还有城里的出租车载客进村。“在城里打的,说一句下尾村,不用详细解释,司机都知道!”村委会主任林秋荣自豪地说。
过去的下尾村,可没有这种豪气。66岁的林文泉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人多地少,村民日子过得很苦,常靠剥海蛎到内陆村庄换取一些地瓜渣和柴火,勉强维持生计。
改变下尾村这一贫穷状况的,是一粒小小的花蛤。由于环境位置优越,下尾村海域曾出现一部分自然生长的野生花蛤苗,这引起了水产科研机构的兴趣。1977年,省水产研究所、莆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和下尾村联合开展“花蛤人工育苗及半人工土池增养殖”试验,成功培育出花蛤苗种。这项技术在当时全国首创,使莆田成为全国最早的花蛤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于是,正在寻找致富门路的村民们掀起了苦学花蛤育苗技术的高潮,因此诞生了一批懂技术的“土专家”。
林文泉就是其中的领头雁之一。他学习了3年育苗技术后,从技术员干起,当上了下尾村育苗场场长。然而,由于下尾村的海域面积仅有区区2000亩,向外输出花蛤育苗技术便成了一条出路。1988年,在福清养殖户的盛情邀请下,林文泉在全村第一个前往福清,担任技术员。“龙高半岛的海滩非常大,大约有8万亩。因为急缺技术,给我的待遇很好,有工资、有奖金;而且滩涂面积越扩大,技术员的地位越高。”3年之后,林文泉就在家里盖起了一栋四层楼房。
这栋楼成为一个生动的榜样。随后,下尾村掌握育苗技术的村民纷纷离开村庄南下北上,到全国各地沿海的养殖场当起技术员。省内的漳浦、晋江、厦门、平潭,省外的广东、江苏、山东,甚至远在东北的辽宁,都留下了下尾村“土专家”的身影。以花蛤为主营业务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海源集团,其创办者林秋云就是下尾村人,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远赴辽宁当技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