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莆田“网络求真”志愿服务:让真相“跑”在谣言前

2016-08-23 08:14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8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荣富 东南网记者 王龙风)16日下午,莆田市首个“网络求真”志愿服务点授牌仪式在莆田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举行。

“网络求真”志愿服务由莆田市委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和东南网莆田站等共同发起。今年4月,该活动启动后,莆田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组织了100多名志愿者,先后求证了近30起网传信息。其中,包含“人贩子在莆田抢小孩”“国际通用报警手势”“莆田二中跳楼学生的一封信”等多起网络谣言,以及“仙游90后男子出走未归”“湖北女子莆田走失6天”等多起网络寻人信息,在当地引发较大反响。

截至目前,参与“网络求真”志愿服务的单位上百个、志愿者639名。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下核实、线上辟谣,澄清了近百起网传信息,让真相“跑”在谣言“开跑”之前。

辟谣,遏制恐慌蔓延

7月26日,莆田本地多个自媒体微信号发布一则消息,称莆田市区筱塘一带疑似发生“抢小孩”未遂事件。众多网民纷纷跟帖评论,谴责“人贩子”,此举也引发社会恐慌。

东南网“网络求真”栏目记者第一时间联系莆田警方。经查,原来,孩子和母亲、阿姨外出时,意外走失。其阿姨找到孩子时,附近的一位市民误以为有人拐卖孩子,便上前询问了解情况。没想到,孩子的姨父赶到时,双方发生口角,都觉得对方有拐卖小孩的嫌疑。后经民警证实,这只是一场误会。

除了曾发生多起的“抢小孩”谣言,莆田发生“病毒感染”“公交车爆炸”“登革热病毒致人死亡”等传言也不时在网上传播。

“骇人听闻的谣言极易引发社会恐慌,危害极大。”莆田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主任林飞鹏说,这类传闻,或蓄意制造,或张冠李戴,极易让人迷惑,我们第一时间通过当地派出所进行核查,并及时汇整相关情况,通过东南网第一时间发布真实信息。其他志愿者也会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论坛等渠道,传播真实信息,以此种方式把谣言扼杀在“开跑”之前,压缩谣言的社会影响面,遏制社会恐慌蔓延。

释疑,免遭“不白之冤”

自媒体时代,网络既为大众提供了言论自由的平台,但也成为某些人发泄不满,甚至攻击他人的工具。

3月11日,一篇题为“莆田十中竟用这样的油来坑学生”的网帖在莆田一本地论坛引发广泛关注。众多网民纷纷跟帖评论,舆论一边倒地指责莆田第十中学,将该校推上风口浪尖。

事实究竟如何?“网络求真”栏目组记者第一时间向莆田教育主管部门和食药监部门反映此事,了解真相。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秀屿分局的执法人员接报后,第一时间前往莆田第十中学学生食堂展开实地调查。执法人员通过实地查看,并调取该校食堂的食品采购票据等相关材料,最终核实该校学生食堂的食用油、食品等均达标,食堂卫生情况也较为良好,网帖内容并不属实。

随即,相关主管部门的调查结论也第一时间通过东南网的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开。至此,“莆田十中食用油”事件真相大白,遭受“不白之冤”的莆田第十中学的社会形象得以扭转。

“放任谣言随意传播,势必后患无穷。只有快速呈现真相,才是释疑的最好办法。”“网络求真”栏目组负责人表示。

寻人,接力传递爱心

8月17日下午,莆田一位86岁老太走失,焦急的家人向警方报警求助,并在微信朋友圈传播。“网络求真”栏目组记者得知该消息后,当晚便核实并及时发布寻人消息。639名“网络求真”志愿者也随即在各自的微信朋友圈内扩散消息。

所幸,当晚,就有好心人发现老人并报案。然而,因为存在沟通障碍,民警一时间无法得知老人的身份信息及家庭情况。恰巧此时,接警的民警在微信朋友圈得知此事,立即展开信息核实,并通知老人的家人。

网络具有便捷性和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在帮助寻人时,能发挥出巨大作用。但是,在众多的网络寻人信息中,也有些自媒体平台利用网民的善心,来达到借势营销牟利的目的。为了能够既核实鉴别网络寻人信息的真假,又能帮助走失者家人尽快找到人,“网络求真”栏目特地开辟了“寻人启事”的子栏目。一则寻人启事,传递的是一份爱心。在短短数月时间,该栏目发布了数十条网络寻人的信息,帮助不少家庭迅速找到家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