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行业资讯> 莆田电网 > 正文 |
东南网莆田6月12日讯(通讯员 林昊悦)40年前,他的考场在教室里;往后的39年来,他的考场在教室外。国网仙游县供电公司员工江庆升作为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他也没有想到,这一“考”,就是40个年头。 自从高考落榜后,江庆升就开始从事电力外线工作。每逢高考的前半个月起,对江庆升和同事们来说,都是一次大考。除了对高考考点的电力设备进行巡视、消缺以外,在考试期间也要全程守候,随时做好处置突发情况的准备。 “场内的考试拼答案,场外的考试拼预案”,据江庆升介绍,每个考点周边的供电环境情况不同,应急处置预案也不同。有的需要移动发电车进驻,有的是采用双回路供电,有的则是需要专人蹲守在线路连接处,一旦出现供电故障就需要上杆隔离刀闸切换电源……每个考点都要精心编制一套应急预案,涵盖着两套不同性质的处置方式,确保可靠供电。 这两天,江庆升一直怀揣着一本小册子,那是他的“高考答题卡”。翻开小册子,39年来每个考点的电力设备巡视记录和保电预案、哪一段线路存在隐患、何时整改及复查、明年将如何改进等,都写得清清楚楚。“在早期,许多考点的应急预案都是配置柴油发电机,发动起来声音大不说,功率也不大。”江庆升说,近十年来,高考保电的措施也越来越先进,例如具备双回路供电条件的考点,一旦发生电力故障,备用线路可实现瞬时切换,根本感觉不到异常。就像不断进步的教学质量,解题的方法越来越多,也越发先进。 虽然有着周密的部署,8月份就将年满60周岁的江庆升仍不敢有一丝懈怠,临近退休,这是他最后一次“高考”。40年前的那次高考落榜让他充满遗憾,他要用39次的“满分答卷”,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