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南少林矫正劳动基地 东南网莆田7月26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实习生 林曼琳)莆田荔城西天尾镇地处莆田市城涵中心地带,辖区17个村(社区)和一个经济开发区,常住和外来人口共10万多。作为西天尾镇的基层维稳前沿阵地,西天尾司法所认真实施德治、法治、自治、共治“四位一体”的善治工程,成效突出,亮点频现,被市委党校选定为全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在基层”的现场教学参观基地,2015年11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 “全国模范司法所”、“全省优秀司法所”、“全省规范化司法所”、“莆田市十佳司法所”等等,在西天尾镇司法所内,荣誉墙上的一块块牌匾无一不体现了西天尾司法所的工作成效。在南少林寺建立“禅文化”社区矫正基地,正是西天尾司法所善治工作的亮点之一,使累计接收的140多名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为零,还涌现出诸多善行义举的正面典型形象。 佛学劝善(西天尾司法所提供)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有效预防重新犯罪 “禅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西天尾当地民众普遍认同的民间文化信仰,已经融入广大民众的日常文化精神生活,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引导人民“修心养性”、“劝恶向善”有着极其积极的一面。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效果,西天尾司法所推崇从法治教育向道德教育层面提升的特色化矫正方式,于2016年10月在西天尾镇林山村南少林寺院内,建立了社区矫正劳动和学习教育培训基地。基地内设有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学习教室和50多亩的菜园、果园、茶园等劳动场地。 义务劳动(西天尾司法所提供) 每季度,西天尾司法所组织一次社区服刑人员到基地接受禅文化教育,邀请知名法师开展“善根、善念、善行、善举”的互动式讲座交流;邀请专业人士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农技知识培训,让他们更好地在基地的菜园、果园、茶园,参与锄草、浇水、施肥、修剪等义务劳动。 此外,法师们还和社区服刑人员一起在劳动过程中交流心得,使他们打开心结,消除抵触心理。而且,社区服刑人员还将劳动成果奉献给寺里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游客,给他们做素食。如遇到“南少林武术节”等游客众多的节日,社区服刑人员也会去寺里当义工,帮忙做平安面等素食,为游客服务。 “通过这种形式新颖的佛学劝善和‘禅文化’教育,促进社区服刑人员在佛门净地修身养性,由衷感悟,发自内心自省自律,弃恶扬善。”西天尾司法所所长郑淑娟说。 此外,司法所还注重以文化人,推行多元化的感化教育:通过举办社区矫正法治文化节、新春茶话会、“同一个节日,同一份关怀”三八节素质拓展、烹饪业务技能赛、趣味运动会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切实提高了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有效预防重新犯罪。 社区服刑人员回馈社会(西天尾司法所提供) “三层面”到“三提升” 善行义举回馈社会 通过这种形式新颖的佛学劝善和“禅文化”教育,社区服刑人员实现了从感知到感悟再到感化的“三层面”教育提高,使他们从正确认识自我,到积极改造自我,再到主动奉献自我的“三提升”,营造了弃恶扬善的正能量磁场,实现了回馈社会的善行义举。 据统计,西天尾司法所累计接收的140多名服刑人员,不仅重新犯罪率为零,还涌现出许多荣登善行义举表彰榜的正面典型形象。 2016年7月14日,西天尾司法所携手两家公司为莆田市SOS儿童村的孩子们,送去了价值两万多元的学习用具和儿童奶粉。这两家公司分别是由西天尾镇社区服刑人员林某和杨某经营的。此外,林某还铺桥筑路,造福当地;杨某多次为老人、儿童献爱心、捐奶粉。2017年春节,社区服刑人员林某、苏某等荣获区、镇“善行义举好人好事”、“我是文明人”表彰。社区服刑人员们这种从法治意识的提升,到道德境界的提升,再到公众形象提升,彰显了西天尾司法所优质化的社区矫正成效。 不仅如此,社区服刑人员每月还到矫正基地西天尾敬老院打扫卫生,对孤寡老人嘘寒问暖,捐赠热水器、空调等;每年重阳节,向老人捐赠强身健骨的奶粉、智能血压仪和体温计;中秋节,陪伴老人共进“亲情午餐”。教师节期间,社区服刑人员还为辖区内困难教师进行爱心捐助,给困难学生捐赠书包,弘扬“尊师重教”和“捐资助学”精神等。 “社区服刑人员对儿童村孩子、孤寡老人、困难教师和学生的捐赠活动,体现了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对另一种特殊社会群体的关怀,也彰显了我们西天尾司法所‘有爱、向善、感恩、回报’的矫正理念。”郑淑娟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