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东南网10月19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黄汉业) 核心提示: 罗屿岛位于湄洲湾北岸,陆域面积4.67平方公里,岛上有个屿村,是莆田市北岸经济开发区东浦镇下辖的一个建制村,分为4个村民小组,共559户约2200人。由于罗屿作业区港口建设项目,村民需要整岛外迁,拆迁涉及300栋房屋,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北岸经济开发区在忠门镇选择了一块优质地块,建造罗屿新城安置区,先安置后拆迁。 截至目前,安置区建得怎么样?岛民的谋生之道如何解决?岛民能否适应新生活?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罗屿新城安置区及罗屿岛,深入采访,一探究竟。 罗屿新城安置区 林昇辉 摄 不一般的新城 从莆田市区出发,沿着城港大道,驱车40多分钟,就到了罗屿新城安置区。安置区是北岸经济开发区北江新城启动项目,占地450多亩,坐落在北江围垦上,附近的一段围堤还依稀可见。周围交通便利,只需三分钟就可上高速。 走进罗屿新城安置区,成排的红墙别墅映入眼帘,这些房屋都是“通天厝”,一栋一户,共有536栋。整个安置区分成北一、北二、南一、南二四个片区。 吴舜义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现任滨海公司总经理,负责罗屿新城安置区的设计与营建。“整体理念是建筑以闽中红砖建筑为主,屋顶上有燕尾脊,外墙上有各种花格窗元素。”吴舜义说,“设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不是完全照搬古代风格,而是进行适当的改良,使之更契合现代建筑的审美品位。” 在公共建筑与居民住宅之间,吴舜义还巧妙采用了反转设计,居民住宅的屋顶全部是双坡面悬山顶,公共建筑是平屋面,前者整体外观的颜色红色占七成,后者白色占七成,所有建筑的颜色都是红白两色。 除了居民楼,安置区还配有罗屿小学附属幼儿园和莆田市实验小学北岸校区,后者配置了室内运动馆和塑胶跑道,在8月份举行的第四届莆田市运动会中,跆拳道首场比赛就选在这里举行。 “家长普遍反映,安置区的教学质量更高。”东浦镇镇长郭立忠说,岛上的基础条件差,连水泥路都没有,留不住好师资,教师大都是本村的代课老师,教学水平有限。搬到安置区后,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在莆田市实验小学北岸校区正对面,有一个作为医疗联合体试点的北岸社区医院。“这将改善全村人的医疗卫生条件。以前岛上医疗条件差,出岛看病也不方便,有些村民患上急性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就落下了终生残疾。”屿村村委会主任肖燕尖说,过去村民在岛上饮用的是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地下水,受到垃圾、农残污染的地下水影响了村民的健康,他希望搬出海岛后,村民喝上干净的水,身体健康状况能够逐步改善。 吴舜义介绍说,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出行问题,安置区还高标准建造了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和老人活动中心,都配有电梯;小区内的每条道路和公共场所内,都设有无障碍通道。 罗屿岛全貌 (罗屿搬迁指挥部供图) 生计后顾无忧 在莆田市实验小学北岸校区,记者碰到了徐文耀,他是 屿村村民,在岛上给东吴边防派出所当了15年的船管员,现在在这所小学当保安。“我家的安置房在南二区,四层半,第一层装修好了,第二、三层再过一个礼拜也能装好,到时就可以入住新房了。”徐文耀笑着说,“全家十多口人,一个孙子念小学六年级,另一个上幼儿园大班,都在这里上学。” 屿村村民上世纪70年代,以养殖海带和紫菜为生,90年代起养殖鲍鱼和牡蛎,海带和紫菜成了副业,拉长了产业链。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村民每户的年收入有二三十万元,这几年市场低迷,收入骤减。一些渔民把养殖场往南移,迁到湄洲湾南岸的惠安和晋江海域,但仍有不少人面临重新就业的问题。 “给村民分发了就业意向表,有33人报名,已为15人安排了就业岗位,包括保洁员、电工、保安等。”肖燕尖说,渔民的生产方式比较单一,从事新的工作需要新的技能,目前正在就培训意向摸底,已有30多人报名,如果人数达到50个,就开办蛋糕制作、水电维修等培训班。 罗屿新城安置区附近是大片的滩涂,有不少村集体的虾蟹池,以前租给私人经营,现在已全部收回,优先出租给有需要的搬迁岛民。“这里交通便利,人流量、车流量大,加上旧的忠门镇农贸市场已不能满足居民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周边会形成一个新的农贸市场,为村民创造收益。”郭立忠说。 据了解,目前当地政府正在商讨就业兜底一事,考虑参照库区移民的相关政策,对屿村村民实施帮扶,给予他们相应的财力补助。 在罗屿岛上,上级政府给 屿村预留了100亩地,作为港口服务功能用地,保障村集体财政收入。在罗屿新城安置区,也预留了28亩地,用于商业开发利用,壮大村集体经济。另外,莆田市政府还准备了3000万元,当作 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启动基金。 “小区里还规划了五块商业区,村里可以申请置换临街店面,自用或出租,都能创收。”吴舜义说,以后商业区繁荣起来,不仅能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也能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北岸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林修岚(中)调研罗屿作业区。王雪玉 摄 留住精神家园 漫步在罗屿新城安置区的中心地带,你会发现这里景致怡人,绿树成荫,青草幽幽,走累了还可以坐在亭子里休息,这是一片占地20.8亩的主题公园,囊括了罗屿岛的移民史、乡愁记忆和征迁文化。 在公园入口处,有个重达几十吨的大石头,上面镌刻着487个字,这是吴舜义翻阅了大量莆田、泉州等市县地方志后,浓缩概括而成的,讲述了罗屿岛岛民的迁徙历史。园内有两处小景观,吴舜义将其命名为“月岸听涛”和“踏古追梦”,采用了海浪、对联、琵琶曲、埙曲等元素,呈现出海岛人的家乡情怀。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吴舜义在园内种了八棵大树,分别代表 屿村八大姓,寓意根连着根,共同发展。园内还有两个形同脚印的绿化坛,正对着罗屿岛,寄望“乐业犹怀西祖屿,新谋幸仗北江城”。 就连小区里的两条主干道,吴舜义也动了心思。南北主干道称为铭岛路,东西主干道叫作海城路,时刻提醒村民不要忘却过去,同时展望美好未来。 吴舜义还极尽文化嫁接之能事,将罗屿岛上的皇帝帽和龙马池景点“翻译”成宝冠昌源四个字,结合传统地理学,将四个区分为春夏秋冬,再用一句话来描述四季景象,然后凑成不同的楼名,同时也作为楼房的入口编号,方便群众查找。例如,北一区属于冬季,以“雪瑞华兴”应景,四个楼名就是“雪宝”“瑞宝”“华宝”“兴宝”。 从规划图上可以看到,罗屿新城安置区的东南角有个特殊区域,占地12亩,是个宫庙安置地,作为全村人的民俗活动中心。 罗屿搬迁指挥部宫庙工作组组长徐瑞鹏介绍说,已做好岛上五处宫庙的丈量工作,进行重置评估,目前正在洽谈补偿事宜。如何规划新的宫庙布局?工作组人员走访了各个庙宇的相关董事,收集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按照初步想法,五处宫庙全部搬迁,原有的旧物件能利用的继续利用。“例如,兴隆宫供奉着一尊活节妈祖像,可以转动,是为数不多的文物,要保护流传下去。”徐瑞鹏说,“作为公共文化场所,以后绕境巡安、唱社戏、操办红白喜事,都可以集中在民俗文化中心进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