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左三)调研社会治理创新工作。 东南网11月23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林剑冰 文/图)创新社会治理,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莆田市将创新社会治理列入“建设美丽莆田”重点推进的九大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城乡社区网格化建设,实行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网格化新模式;全力构建“1536”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使矛盾纠纷分门别类地得到化解;统筹整合各支服务、协勤队伍,让原有力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社会治理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之路。 城厢区网格员将公交老年卡送到老人手中。 网格大平台,服务更贴近 执法更有力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帮我办好了老年卡,还送到家里来!”接过网格员递过来的莆田市公交老年卡,家住城厢区常太镇坑洋村的张大爷十分高兴。常太镇是山区镇,下山到城区办卡,跑一趟不容易。为了让老年人少跑腿,城厢区专门拓展“网格+一卡通”服务,由网格管理员上门收集信息,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办卡服务。目前,全区已有29个网格站设立了一卡通服务点。 “再大的事都没有生命重要!”傍晚5点多,城厢区龙桥街道北磨社区巡逻巡查员龚名扬一边细心开导,一边把自己的外套披在了瑟瑟发抖的一名女子身上。一分钟前,巡逻到荔港大道木兰溪大桥的龚名扬,刚刚把这名爬上护栏、准备跳下的女子拉了回来…… 这是城厢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副主任刘海华记录的两个普通事例。在他的记录本里,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在网格化建设过程中,随着网格管理员下沉基层、入户走访、倾听呼声,能为基层群众送来更贴近的服务;网格巡逻员时刻在路面、街头巷尾巡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刘海华说。 建设网格化大平台,是莆田市在创新社会治理专项行动中着力推进的举措。今年上半年,莆田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网格化的实施意见》及其《补充意见》,在全市范围打造独具特色的网格化建设。目前,全市已划分出2408个单元网格,并且成立了市、县区、乡镇(街)三级网格化中心和村(社区)级网格站。 帮忙安装二维码门牌、代办老年卡爱心卡、提醒办理营业执照……如今,进村入户、走街串巷的专兼职网格员、巡逻巡查员,为群众提供的服务更加丰富。此外,莆田市还将乡镇网格化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整合,把群众最需要的民政、计生、社保等6个部门23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下放,方便群众就近办理。 在最早启动网格化建设的涵江区,网格化建设已经实现了从信息收集、社会服务到城乡综合执法平台的升级,探索出网格化建设3.0版本。“工商、食药监、环保等13个行政执法部门派人进驻网格化中心,接到举报信息后立即审核、派单,执法力度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涵江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负责人黄金富说。 莆田市劳动关系协会会长侯毅在调解纠纷。 多元大调解,线上线下化解纠纷 走进位于莆田市大调解中心的侯毅民心调解室,莆田市劳动关系协会会长侯毅给记者展示了一个关于劳动纠纷的案例:从四川来莆田务工的周某,受雇于荔城区黄石镇吴某,为吴某家新建的楼房装修。施工过程中,周某受伤,导致右脚右侧跟骨粉碎性骨折,医治过程中花费医疗费3.1万元。 周某向雇主吴某要求赔偿,但遇到了难题——因周某属于打零工、散工,缺少劳动合同等材料,导致难以进行工伤认定。“伤者向我们求助,我们联系雇主,上门两次,才同意调解。”侯毅说,“前后经过七八次调解,双方签署了赔偿4万元医疗费、误工费的调解协议书,并且到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这场曲折的劳动纠纷终于化解。” 这是莆田市劳动关系协会“1+N”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的又一起矛盾纠纷,其中既有劳动关系协会作为“1”的努力,担任“N”这一角色的川渝商会,为周某维权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据统计,目前在莆田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约81万人,先后成立了川渝、江西、河南、湖北、龙岩、漳州、温州七大商会。莆田市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参与调解的作用,快捷、高效地解决涉及外来经商、务工人员的劳资纠纷,已经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12起,及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多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不局限于原有的调解渠道,以劳动关系协会、商会为主体调解劳资纠纷,是莆田市建立“1536”多元化大调解工作体系的缩影。“1536”,即构筑一张全域覆盖的大调解组织网络,用好“排查化解、会商研判、等级预警、司法救助和两挂钩一督导”五项大调解工作机制,搭建“诉调对接、公调对接、专调对接”三个大调解工作平台,推进矛盾调解组织“进部门、进商会、进网络、进侨乡、进民间、进企业”,形成了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化新格局,让各类矛盾纠纷都能“各有所属”、及时化解。 为了方便当事人参与调解,莆田市还成立了网上大调解中心,当事人通过视频聊天就能完成调解过程。多元化大调解机制,让参加调解人员不用来回奔波,通过登录网站或者手机APP就能参加调解过程,既节约了行政资源,又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 涵江区苍然网格站的网格员准备入户走访。 整合大队伍,社会治理崛起生力军 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系列举措,落实到人才能见成效。在人员力量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整合力量、挖掘潜力,为社会治理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在城厢区霞林社区网格站,21名专兼职网格员和11名网格巡逻员,共同组成了霞林社区的网格化服务治理团队。霞林社区党委书记翁炳煌说:“网格巡逻员身兼多职,在‘两违’整治、黄标车整治、纠正占道摆摊等工作中都发挥了更大作用。”目前,莆田全市已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062人、巡逻巡查员1645人。 深入乡村、社区的网格员们,担负“千里眼”“顺风耳”的角色,帮助执法部门破解了力量不足的难题。以食药监部门为例,全市数以千计的网格员领到了巡查食品、药品监管主体的任务后,参与巡查食品药品类主体2.5万余家,采集信息2.1万余条,“网格+食药监管理”模式得到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充分肯定。 在执法过程中,通过力量整合,同样能收到更大效果。以协勤队伍为例,过去公安、城管等多个执法部门都有各自的协勤队伍,多的人浮于事、少的捉襟见肘,影响了执法效率的整体性。涵江区率先破题,在网格化建设过程中将全区893名协勤力量全部下沉到网格化中心(站),统筹使用、力量互补。 力量整合、重心下移,基层巡查密度和执法力度大幅提升。“联合执法过程中,力量整合后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涵江区国欢镇党委书记蔡雄强举例说,最近网格员发现洞庭村对虾养殖场利用空地进行违章建筑,面积达200多平方米,需动用挖掘机进行拆除,“鉴于单个网格站拆除违章建筑较为困难,镇网格化中心组织联合执法,调动周边3个网格站人员到场依法拆除了违章建筑”。 今后,这支生力军中还将加入群众的力量。荔城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搭建微网格系统,群众可以通过微信直接向6个镇街、11个部门反映问题,打通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最后一公里”。据统计,微网格系统自10月底上线以来,不到一个月时间已有1万多名市民加入,共反映各种事项482起,目前处理完成338件,营造出“人人都是网格员,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氛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