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莆田荔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7-11-23 14:50  吴炳端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黄石镇惠下村干净整洁的村道

东南网莆田11月23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2016年底,莆田市出台《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为实现‘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作出新的贡献”的发展思路与举措,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美丽乡村”渐成发展模式,城乡绿色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独特风貌逐步彰显。

近年来,莆田荔城区通过裸房整治、垃圾干湿分离、黑臭水体整治三大基本项和“扫清楚、拆清楚、摆清楚、分清楚、粉清楚”五清楚整治,村庄达到亮、净、美。目前,该区共有3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黄石镇惠下村: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日前,东南网记者走进莆田荔城黄石镇惠下村,一条平坦洁净的水泥村道直通各家各户,河道流经村庄,给村子增添许多感觉。河道沿岸设置了栏杆,并种上花卉,紧靠栏杆的是休闲亭,让村民在茶余饭后可以坐在休闲亭里,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欣赏盛开的鲜花,好一幅惬意的景象。

村里还随处可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标语。“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村里组织收看了现场直播。”惠下村党支部书记吴金贵介绍,村里多次组织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等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要求深刻领悟、融会贯通,运用到新村建设实际工作中。

近年来,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对村道及两旁进行全面规划,重点抓好“五清楚”工作,做好河道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和破旧房子整治等工作,引进花卉基地,努力建成生态、宜居的新农村。此外,该村依托“四治一体”善治工程为基础,从“自治、法治、德治、共治”形成完备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

“下一步,我村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结合市委书记林宝金调研讲话,立足我村实际,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服务村民,打造和谐、平安、美丽的现代化新农村。”惠下村村支书吴金贵说道。

北高山前村“田园综合体”

北高镇山前村:

开启幸福家园新模式

北高镇山前村是莆田市第二批幸福家园试点村,也是福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近年来,该村结合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的要求,做好“三通、四绿、十配套”项目,并开展了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利用土地流转及土地确权发证政策,盘活村里抛荒的土地,同时成立山前村农民合作社,努力建设一个田园形态化、生活城市化、福利均等化、宜居宜业、配套完善的生态村庄,打造环境美丽、农村发展的“幸福家园”。

“我村以‘村集体找项目、村民出土地、上级出政策’的模式,引导群众土地三变模式(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培育‘绿色产业’,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引导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山前村村支书陈钒向东南网记者介绍,目前,园区已完成道路硬化6公里和水系治理8公里及10公里引水管道工程,建成了休闲农业及创意农业,有百亩荷塘基地、百亩水生植物园及农耕体验农场,并与深圳多家珠宝企业达成互联网加农业加珠宝合作协议,建成百亩花海珠宝文化创意园、金茶花培栽基地。

北高镇山前村“田园综合体”

“我村成立了山前村‘农民合作社’,注重通过企业运作来促进强村富民。”陈钒说,该村通过“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思路,推进乡村观光旅游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造血。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打造幸福家园、美丽乡村的契机,按照‘农业更绿、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要求,充分利用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做好土地流转,挖掘乡村文化,培植优质业态,努力打造安居乐业、生活美好的新农村,开启‘幸福家园’新模式。”陈钒对未来乡村建设充满希望。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