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
沟边“九鲤灯舞” 东南网11月30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欧碧仙 通讯员 朱崇飞 文/图)翻开莆田荔城区黄石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一串长长的名单,见证着这座千年古镇“非遗”的丰厚多彩:沟边村的“九鲤灯舞”、惠洋村的“惠洋十音”是国家级“非遗”;澄瀛村的“澄瀛高跷”、江东村的“江梅妃传说”等5个项目是省级“非遗”;江东村的“木偶戏”、沟边村的“傩舞”等十多个项目被列入市、区级“非遗”…… 一个乡镇拥有如此多的“非遗”,这在全国都不多见。是怎样的乡土风情与历史人文,孕育出如此丰厚多彩的历史文化?近日,记者走进黄石,探访古镇的“非遗”印记。 沟边“九鲤灯舞”在民间表演。 千年古镇,孕育多彩“非遗” 11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黄石镇旧街道中段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石文庙,72岁的黄石镇老体协主席林文读与几位“非遗”传承人,一早就带着厚厚的黄石“非遗”档案来到这里。 “2005年6月,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在这之后,省、市、县级也相继发布了‘非遗’名录。黄石镇的‘非遗’普查、挖掘和申报,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的。”林文读将“打捞”黄石“非遗”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2005年之前,‘非遗’还是一个陌生而拗口的概念。所谓的‘非遗’项目,长期以原生态的形式散落在民间,所以要挖掘原汁原味的‘非遗’,只能深入田野乡间。”林文读告诉记者,2005年,他受委托组织开展黄石镇“非遗”普查、挖掘和申报工作。当时,通过各个村居老协会以及百姓的积极参与、配合,一共收集到涉及信俗、传说、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10多个门类共1000多项“非遗”碎片,通过整理、归类,最终整合出了300多项黄石“非遗”档案。 同年,沟边村的“九鲤灯舞”和惠洋村的“惠洋十音”开始申报省级“非遗”,并于2008年6月分别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从“打捞”黄石“非遗”文化到坐拥两个“国字号”,黄石丰厚多彩的“非遗”印记开始闪光,被列入省、市、区级的“非遗”项目越来越多。 “黄石能够拥有这么多不同级别的‘非遗’,和她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紧密的联系。”林文读介绍道,黄石古称水南,历史上,这里水路脉络发达,是莆田自古以来的三大重镇之一,经济、文化繁荣。 “黄石历史上造就了许多封妃拜相的著名人物,比如唐朝有一代名妃‘江梅妃’,不仅深受唐明皇喜爱,更被誉为‘福建第一位女诗人’;明代是黄石的鼎盛时期,单黄石四大名乡清江、横塘、定庄、沙堤,中进士为官者就有数百人;全镇还有各种宫庙、寺院、祠堂、书院、古民居等文物、古迹近600处。”林文读说,这些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也为黄石孕育了丰厚多彩的民俗活动和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 “尤其是‘江梅妃’,可以说,她对黄石乃至整个莆田的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林文读介绍道,“江梅妃”名江采苹,出生于黄石镇江东村,因为酷爱梅花,被唐明皇封为“梅妃”。“梅妃”位居皇妃,却心系百姓,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比如唐明皇特赐一班梨园戏班给莆田,于是唐代宫廷教坊歌舞传播到莆田,从此莆田才有了地方戏,这个梨园戏班就是莆仙戏的前身,对莆仙音乐、舞蹈、信俗、民俗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林文读细数黄石“非遗”档案里与这位“江梅妃”有关的项目:“比如‘惠洋十音’‘江梅妃传说’‘江梅妃信仰习俗’‘木偶戏’等等,都与‘江梅妃’有很深的渊源。” 而从黄石走出去的众多进士、为官者,辞官后归隐黄石,也将丰富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带回黄石,并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融合,形成了黄石独特的“非遗”印记。 “非遗”传承人陈文世传授道具制作技艺。 “非遗”传人,坚守古老技艺 日前,在黄石镇和平村沟边自然村,记者见到了今年73岁的陈文世老人。他刚刚入选国家级“非遗”九鲤灯舞的省级传承人。 陈文世的“非遗”传习所里,摆满了“九鲤灯舞”的道具及制作材料。从艺已经42年的他,是目前极少数掌握“九鲤灯舞”道具制作技艺的老艺人之一。 “九鲤灯舞”始源于唐代“百戏”,其所使用的道具和舞蹈表演形式全国少有。“所谓九鲤,并不都是指鲤鱼,而是9种不同的水族,包括龙(蛟)、鳌、鳜、鲈、鲡、鲤、鲫、花鱼、金鱼。民间根据‘鲤鱼跃龙门’这一传说,以鲤为代表为舞蹈命名。‘九鲤灯舞’就是根据这9种水族的外形,扎制成9种不同的鱼灯。”陈文世一边向记者展示鱼灯道具,一边解释道。 “九鲤灯舞”的整套舞蹈亦有特定的身步、技巧、阵法和程序。陈文世说,制作道具时,每种鱼灯肚下中间都会装上木把,灯内点上洋油蜡烛,舞队以手持鱼灯的9人为主,并配有5人手持火把,4人肩扛龙门,加上后台配乐,整支舞队大约25人。舞者身穿古装,足踝各系2只小铜铃,随着时缓时疾的锣钹鼓打击乐的节奏,进行“嬉游、觅珠、围珠、抢珠、跳龙门”5个程式的舞蹈演绎。“整个表演过程,表演者都是半蹲进行。”陈文世说,“九鲤灯舞”的舞步近似莆仙戏中旦角的套路,需踮着脚前掌,这样摇晃时才能表现出在波涛之中的形态。 2009年被列入省级“非遗”的“澄瀛高跷”,以特有的步法、夸张的造型和高超、幽默的表演,也成为黄石众多“非遗”中的一道艺术奇观。 走进澄瀛村“澄瀛高跷”传承人余荣烈家中,一副2.5米高的高跷格外引人注意。“高跷(俗称柴戈)的道具高度各不相同,一般从60厘米到2.8米不等。这副2.5米的高跷,是我参加南少林武术文化节开幕式演出时用的。”余荣烈告诉记者,高跷道具的高度,一般根据演员的年龄以及掌握技巧的熟练情况而定。 “澄瀛高跷”是莆田地区“高跷”表演出现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广场民间舞蹈艺术,可上溯至唐明皇的宫廷教坊歌舞,至今有千余年历史。其表演艺术揉进了莆仙戏曲舞蹈艺术、民间武术、杂技等元素,不仅舞技丰富,表演内容也多姿多彩,极具地方特色。“比如我们在表演的步法上有单足跳、大跨步跳、金鸡独立等;身法上有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各45度以上的姿势;还有骑肩人,器械武打的单练、对打等高难度动作;再有模拟动物、水族和莆仙戏传统科介中的夸张造型等等。这些步法、身法和造型,融合了很多元素,又形成了特有的风格。”余荣烈介绍道。 “‘澄瀛高跷’的表演内容也非常丰富。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演出节庆和场合排演不同的表演内容。”余荣烈告诉记者,“澄瀛高跷”节目表演内容多以小戏剧、小品体现,如《妈祖出巡》《西游记》《龙王嫁女》《祝寿舞》等经典节目,在内容上兼具地域特色,极具看头。 当地通过各类文化活动把“非遗”推向舞台。 推向舞台,实现“活态”传承 2015年,“九鲤灯舞”“澄瀛高跷”亮相全国青运会开幕式热场表演;“惠洋十音”“九鲤灯舞”成为莆田市打造“非遗”精品舞台项目的首批入选节目;南少林武术文化节、海峡工艺品博览会、对外旅游推介会等各类大型展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上,也有黄石“非遗”项目的惊艳亮相……近年来,黄石镇的“非遗”项目频频走出乡镇,走向全国,走上更宽广的舞台。 “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不是一句口号,也不该是每年一次的遗产日的走过场。传承的主要方式,就是要激发‘非遗’项目新的生命力。只有把它们做‘活’了,才能让人看到它们的生机,实现它们的价值。”荔城区文化馆馆长黄金梅说。 如何把“非遗”做“活”?黄金梅说,“非遗”项目长期在民间以原生态的形式传承,在传播和传承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其在服装、道具、舞美、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处于草根状态,缺乏打造提升和开发利用。在深层次的挖掘、整理、提升、包装的基础上,通过各类文化活动把“非遗”推向舞台,是荔城区近年来一直探索的激活“非遗”的方式。 “市场和舞台是更宽广了,出村演出的机会也多了,但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人手。”探访中,林文读、陈文世、余荣烈等人均提到了黄石“非遗”的传承困境。据介绍,目前,“九鲤灯舞”“澄瀛高跷”和“傩舞”各有2支表演队伍,但表演者均以中老年为主。年轻人因为升学、就业或对传统文化缺少兴趣等原因,少有愿意学习或难以坚持。“即使是中老年队员也不稳定,他们为了生计,分散各地。有演出时,常常都是临时召集人手。”陈文世说。 如何后继有人,一直是“非遗”项目共同面对的课题。对此,荔城区政府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支持“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社会各界也投入支持开展各类“非遗”展演。同时,该区通过支持开办少年“惠洋十音”培训班,组织开展各类民俗活动、文化下乡演出等,营造良好的“非遗”传承氛围。 “‘非遗’项目进社区、进校园,也是我们常年开展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黄金梅说,结合传统节日、莆田城市建设等契机组织此类活动,可以让广大青少年和市民在耳濡目染中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增强传承后劲。 “澄瀛高跷”表演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