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本网原创 > 正文 |
侨乡民俗馆位于江口镇上后村 东南网莆田12月1日讯(本网记者 李妙珠 通讯员 林亦霞 文/翁绍芳 图)江口镇是莆田市著名的侨乡,为记住乡愁,当地华侨、村民自筹在江口镇上后村开设“侨乡民俗馆”,馆内陈列着旧时农家生活用品、织布机、渔具等数千件民俗珍品,让市民能够真实直观地了解侨乡风土人情。 “侨乡民俗馆”馆长李金国,今年56岁,十几年来走街串巷收藏各类民俗物品,渐渐有了开设展览馆的想法。去年,他与上后村后郑自然村华侨王少飞和林金森相聚,大家对于开设侨乡民俗馆,让在外乡亲回家后便能寻到熟悉的乡愁的想法一拍即合。华侨王少飞和林金森出资百万,将闲置的校舍进行修整,李金国则拿出自己多年收藏的珍品,合力建设“侨乡民俗馆”。今年8月份,经过一年多建设的侨乡民俗馆正式开馆。 各类民俗物品 民俗珍品 走进涵江区江口镇上后村“侨乡民俗馆”,置身其间,让人仿佛能穿越时空,重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场景,正如陈章汉先生题写的木匾上所言“天涯黄金屋,故土篱笆墙,两相不弃,四海同春……” 馆内收藏了数千件反映侨乡风物人情的民俗珍品,分农家生活、老行当、嫁娶、农耕工艺、奇石徽章等几个系列,特别是老行当里展示的木工坊、渔具店、纺纱坊、织布坊、裁缝店、打棉店、剃头店、打面店、卖酒店等这些渐渐消失的行业使用的劳动工具,让人大开眼界。 各类民俗物品 李金国说,他从小是苦水里泡大的孩子,特别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了让新生代们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从小养成节俭的习惯,他特地在民俗馆里设立了农耕展示区,从犁田、浸种、踩水车到播种、插秧、收割、打谷等各个种植流程进行展示,并可以体验舂米、磨面等农事活动,让参观者对劳动的艰辛感同身受。 自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游客都为展品所体现的文化底蕴赞叹不已。返乡的老华侨陈东名在展馆里流连忘返,他说仿佛回到了当年的艰苦岁月,在这里他找到了侨乡人民的精神家园。 织布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