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
2018-01-16 10: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责任编辑:莆田站林静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春节老人”的话题在网上引起网友热烈关注 四川新闻网阆中1月15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西方有圣诞老爷爷,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春节老公公?”近日,一名叫“网野小笏”的成都网友在麻辣社区发帖称,儿子8岁了,爸妈告诉他年纪大了,已经不能被圣诞老爷爷选中送礼物了,儿子很沮丧,他认真思考后认为我们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春节老公公,把礼物首先在春节送中国小朋友。该贴一出,引发网友热议,网友纷纷表示选出春节老人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甚至还发起了春节代言人投票,孔子、李白、苏轼、孙悟空,甚至财神爷纷纷成了春节代言人的候选者。 麻辣社区论坛上的原贴内容 “春节是中国人家人团聚,感恩家人、孝敬父母的节日。确定了一年四始,恒定了中华春节,历算学家落下闳代言春节当之无愧,他就是‘春节老人’。”四川历史学家谭继和在关注到关于“春节老公公”的讨论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阆中春节文化公园里的落下闳雕像 落下闳是谁?为什么说他是春节老人呢?四川历史学家谭继和为我们揭开了落下闳的神秘面纱。 落下闳生于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是四川阆中人。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是中国最早的历算学家。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农历纪年,每年第一个月叫元月(或正月)。不同朝代,元月日期不相同。商代是十二月初一为元日,周代订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孟冬为正月,以十月初一为元日。可见那时,元月是岁首,春节是迎春,元日成了一个不固定的“变日”,缺乏科学性与恒定性。落下闳在实测的基础上,考订历代重大的天文数据,确立以孟春正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明确规定一个回归年由二十四节气组成,把闰月设置在没有中气的月份。落下闳通过天文数据测定,在天文学史上首次准确推算出135月的日、月食周期,即朔望之会,认为135个朔望月中,至少有23次日食,根据这个周期,人类可以对日、月食进行预报,并可校正阴历朔望。落下闳在《太初历》中定孟春正月朔日为立春日(当时称为寅月岁首),前一日为除夕,除夕的次日为年(春节)。从此,中国人迎来了新年与春天真正吻合。 “中国是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的确定,也是定下春夏秋冬农事的科学安排,真正做到了‘秋收冬藏’,春节也是庆祝丰收的日子,‘春节老人’的形象确立是对确定春节的天文学家落下闳的一种纪念。”四川历史学家谭继和说到。由于落下闳是在历法上确定春节的天文学家,其故里阆中因此被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美誉。而在阆中,落下闳早已是百姓心中的“春节老人”。 落下闳观星楼 落下闳作为一位僻处阆中的民间学者,应诏参加治历的时间大约是在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由同乡阆中人谯隆(上林令,后为侍中)和司马迁推荐,应诏以待诏太史身份入长安,参加历法改革,承担了治历中的推算工程,创制了中外闻名的浑天仪,奠定了浑天说的科学基础,创制《太初历》,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历法结构。当时汉武帝为了表彰落下闳的功绩,特授以侍中之职,但淡薄功名利禄的落下闳,毅然拜辞回乡,归隐潜心研究天文,将他的渊博知识传给后代。在他的巨大影响下,西汉末,阆中出现了著名天文学家任文孙、任文公父子,三国时期的周舒、周群、周巨,祖孙三代天文学家,唐代天文学家、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定居阆中研究天文、数学,汉唐时期的阆中成为民间天文研究中心,人才荟萃,群星灿烂。 落下闳参加治历这段经历,是他从事天文科学事业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他的科学成就最辉煌的时期。时间虽短,但却在中国悠久科技发展史中写下了最光辉的一页。道光《保宁府志》卷56:“畴数星家第一。” 2004年9月16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