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莆田新闻 > 正文

抚今追昔 传承革命精神 红色莆田再前行

2018-01-25 08:58  林爱玲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陈国柱故居 林爱玲摄

东南网1月25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爱玲)1926年2月底,在莆田哲理中学的哲理钟楼二楼宿舍内,革命先辈陈国柱把陈天章、陈兆芳、吴承斌、吴梦泽、陈德来等5位思想进步的学生召来开会,代表党组织接收他们加入青年团,同时宣布成立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这是闽中建立的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从此,在莆田揭开了革命斗争的序幕。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莆田党组织经受住各种曲折磨难,赢得了闽中“红旗不倒”的赞誉。现如今,莆仙大地红色遗址遗迹遍布。这些遗址见证了近现代福建革命史的重要历史时刻,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史实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成为莆田传承革命精神,推动绿色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宝贵财富。

回望历史 烽火革命铸丰碑

“我在这里住了76年,从小听着闽中革命故事长大,也见证着马院从一个落后的革命老区建设成一个红色文化旅游景区。”1月20日,莆田市城厢区马院村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举行开馆仪式,住在纪念馆院落里的杨国良这样回忆过往峥嵘岁月。

地处福建沿海两个中心城市福州和厦门之间的闽中,腹地为兴化湾平原。据相关党史记载,1926年2月,由陈国柱领导的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在莆田县哲理中学宣告成立,直属党中央领导。在哲理钟楼建立的中共闽中第一支部也成为点燃莆田以至整个闽中地区的革命火种。

此后星星之火便呈燎原之势。1927年4月,在陈国柱的帮助下,仙游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上宫支部。1934年秋,中共中央部署实施战略转移。南方八省各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机关率领主力红军,相继撤出根据地进行长征。留在南方各根据地的少数红军在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的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闽中游击根据地的斗争,则是南方三年游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经第一次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同时期,峥嵘岁月铸就了闽中革命根据地伟大的革命丰碑。“叔公侄女护送电台”“白皮红心的甲长”“红军三兄弟传奇”“革命剃头师邱玉来”等群众支持游击斗争的感人故事至今仍在当地口口相传。

不忘初心 挂牌立碑护遗址

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旧址、中共仙游上宫支部旧址、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浙闽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陈国柱故居、王于洁烈士展览室、仙游革命烈士陵园等分布在莆仙大地上的革命纪念馆则擎起一部波澜壮阔的莆田革命史,构建了莆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爱国主义教育的党史教育基地群。

2008年,莆田市开展全面普查摸清全市革命遗址家底的活动。2009年起,当地在开发利用较好的革命遗址中建立了党史教育基地。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林清华介绍说,2009年共建立起第一批3个省级党史教育基地。2010年6月莆田又建立起第一批10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之后又先后建立了2批9个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和1批3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2011年起莆田分批对全市革命遗址挂牌立碑保护。“到目前,莆田共有市级以上党史教育基地19个,其中省级15个。县区级以上共计24个。”林清华这样解释说。

作为党史部门,如何发挥职能优势,在保护、开发和利用革命遗址方面做探索?林清华表示莆田市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全市共认定的各类革命遗址共有222处。这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94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90处,革命领导人故居18处,烈士墓7处,纪念设施13处,已损毁遗址100处。

“从普查情况来看,有近一半的革命遗址已损毁,还有一些革命遗址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显得尤为关键和紧迫。”林清华说。为此,当地党委部门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原则对全市革命遗址开展挂牌立碑。至2016年,当地挂有“莆田市革命遗址”牌子的遗址有140多个。这些举措也切实加强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

缅怀先烈,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将指导帮助有关县区推进党史教育基地群建设。如王于洁纪念馆、中共闽中特委机关宁里驻地旧址、南日岛烈士陵园等3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将改善提升。潘涛烈士纪念馆、东泉列宁小学旧址等3个县区级党史教育基地被授予第三批市级党史教育基地。此外,当地还推荐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等10处革命遗址为莆田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每一个党史教育基地都能客观反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它们拥有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林清华告诉记者,用党史这部活生生的教科书,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可以激励人们更加满怀信心地建设家乡。

莆田砺成中学组织学生到大洋乡革命老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陈梓笛 摄

以红带绿 老区振兴谋发展

近年来,莆田老区人民在弘扬革命精神,积极振兴老区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这其中以红色文化带动绿色生态发展,效果最为显著。

流银泻玉的三级瀑布,神奇秀美的白马潭,历史悠久的古寨遗址,山清水秀的忘忧谷、跑马场……城厢区马院村,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充分挖掘和整理闽中游击区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精益求精打造每一处红色亮点。1月20日新揭牌的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将依托国家3A级旅游景区忘忧谷,以及苏维埃学校旧址、牛鼻山驻扎地、避难点、地下水牢和革命先辈邱子国故居等构成红色文化旅游集群,使红色老区在弘扬革命精神的同时重放生态光芒。

“相约生态大洋、博览红色经典。”涵江区大洋乡做足红色文章,推动绿色发展。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大洋乡先后举办了“北上抗日出发地红土采集”活动、“闽中老区行”大型文艺汇演、中央芭蕾舞团赴老区慰问演出以及“铁的新四军”系列书画展等活动。

去年10月1日,大洋乡举行首届体育旅游文化节暨“红色大洋,生态骑行”活动。骑行、摄影艺术采风、大学生文创DIY、瑜伽公演、琵琶协奏、乡村民俗表演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也为当地营造了良好的红色生态旅游氛围。与此同时,当地还将闽中支队司令部红色资源与灯炉寨旅游景区进行有效整合,开辟了“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品红军饭、扮红军角色”等系列体验活动。这也形成了集会议培训、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休闲旅游、生活体验为一体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配套闽中司令部革命纪念园‘红色缅怀’主题建成的‘生态体验’‘教育培训’三大功能区,将作为推进闽中支队司令部纪念园项目改造提升工程。”大洋乡党委书记钱庆灿介绍说,该改造工程还被列入美丽莆田行动纲要九大行动中的全域旅游专项行动项目之一。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与乡村休闲度假相结合也成为涵江区白沙镇澳柄村的发展特色。沧桑的古驿桥——澳柄桥,油菜花田点缀的美丽乡间,萩芦溪两侧的滨水绿道等让涵江红色一日游升温。对红军207团的诞生地陈列馆的修建,也让革命老区成为追忆和弘扬红军精神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这亦成为推动当地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

“激活红色文化基因,因地制宜地发展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比如大洋乡将筹建红色博览馆还原历史情景、马院红色记忆等都是很好的实践。”林清华表示,除了革命爱国主义基地的建设,还应加大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红色莆田宝贵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力。

红色故事一:

陈国柱与闽中革命

1898年,陈国柱出生在莆田市涵江区西天尾镇下垞村。1925年,陈国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年底,按党中央指示,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的他回莆田筹建党组织,和家乡人民一起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点燃了闽中地区革命的火种。当时,陈国柱以母校哲理中学国文教师身份为掩护,积极物色培养发展进步对象。随后,陈国柱发展了陈天章、陈昭方等进步学生为共青团员,在哲理中学的钟楼上,成立了莆田县党团混合支部,由陈国柱任支部书记。

1926年,莆田支部又吸收了10多名团员。6月,陈国柱在支部会议上决定把已加入共青团组织的成员全部转为共产党员,正式成立中共莆田党支部。陈国柱任支部书记。1927年陈国柱吸收了林锦堂、林步庭等8人加入党组织,建立了仙游境内第一个党支部。同年,陈国柱秘密转赴武汉,向党中央汇报革命情况。之后,他又被派回福建开展地下工作。陈国柱回到仙游县立中学,创建党组织。

1928年5月,因在仙游领导“反烟苗捐”斗争,陈国柱共产党员身份暴露,遭到地方军阀林寿国的通缉,决定撤离莆仙。陈国柱离开莆仙前往上海,到中央机关工作。此时,莆仙的山区、沿海都已建立了党支部。农会发展到300多个,会员达到10万多人。此后,莆田县委成为莆田、仙游、福清的革命中心。后来,组织改为莆属特委、闽中特委、闽中地工委,范围最大时曾领导21个县区的革命工作,为福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福建日报记者根据相关史料整理)

红色故事二:

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责任心

林金聪介绍革命先驱陈国柱。

隆冬时节,寒风吹过九华山麓。72岁的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垞村老协会会长林金聪,自下垞村陈国柱故居驾驶着摩托车沿盘山公路驶下山。

这条长达17公里的路也凝结着林金聪作为一位老共产党员的责任心。村里人告诉记者,为了把公路修好,林金聪四处奔走筹措资金,协调群众支持道路建设。最终,原本泥泞不堪的山路变成了平整的公路。公路建成后,村民上下山方便了很多。

“不为村里做点事,心中有愧。”这是林金聪常挂在嘴边的话。陈国柱故居则是林金聪做的事的重要见证之一。

据林金聪自己回忆:1964年,陈国柱第二次回到家乡下垞村。17岁的莆田一中学生林金聪陪同在侧。从自己家乡走出的陈国柱,把革命的火种又带回故乡,让红色文化在莆仙大地铺展,这让彼时的林金聪颇为震撼。后来,林金聪为陈国柱故居的修缮和保护做了大量工作。从撰写史料,到纪念馆的日常接待讲解,这项义务工作林金聪一干就是20多年。

“陈国柱的革命足迹遍布全国,自从陈国柱故居和纪念馆开馆以来,辽宁、四川、湖北和重庆等地都有革命后代来参访。”谈及纪念馆和红色文化的传播,如今早已步入古稀之年的林金聪很是兴奋,“平时,莆田本地人也会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接待一拨,讲解一次,从厅堂一张大幅相片开始,林金聪这位老共产党员将责任心转化成了当地最美的风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爱玲 文/图)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 ——莆田党团混合支部

1925年,发生在上海的“五卅惨案”,在工人和学生中激起了极大的反帝爱国热情。当年底,莆籍共产党员陈国柱从上海大夏大学毕业之后,奉中央指示回莆筹建党的基层组织。1926年2月,在哲理中学宿舍内,陈国柱召集思想进步的学生开会,代表党组织接收他们加入青年团,同时成立莆田党团混合支部。闽中成为福建省最早建立中共地方组织的三个地区之一。

1926年6月,中共莆田支部成立。支部积极向农村发展党员,在斗争中物色发展对象,吸收骨干分子入党,建立农村党支部。同年12月,经与中共福州地委共同商议,决定中共莆田支部升建为中共莆田特别区委,改由中共福州地委领导,下辖5个支部,机关仍设在哲理钟楼内。1927年4月,莆田发生了“四八”反革命事变,中共莆田特区委机关被国民党右派分子查抄,区委机关从哲理钟楼迁往城郊等地。次年4月,转移到仙游的陈国柱在仙游山区建立了仙游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上宫支部,隶属中共莆田特别区委。至此,莆仙两县的革命斗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蓬勃开展起来,成为福建省除闽西、闽北以外革命势力最为强大的地区,赢得了闽中“红旗不倒”的赞誉。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