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福建日报看莆田 > 正文

建设美丽莆田 探索特色之路

2018-03-10 12:33  林剑波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龙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莆田3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剑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紧紧依靠改革破解经济发展和结构失衡难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在《建设美丽莆田行动纲要》的指导下,莆田以“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创建美丽中国的示范区”作为发展思路,推动“一区、一中心、五品牌、九行动”全面铺开。去年,莆田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在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建设中创出“湄洲速度”,还获得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举办权。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近年来,莆田把创新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立足实际,在差异化中找准定位,打造莆田产业升级版。

技术创新蔚然成风,产业面貌焕然一新。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设的“氟硅”涂层示范生产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佳通轮胎于2015年开始引进机器人生产线,推行“机器换工”技改项目……

除了技术创新,莆田传统产业还在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转型,打造资源整合平台,抱团发展。去年,由莆田双驰实业、华峰集团等7家鞋业龙头企业牵头发起,国有企业参股,首期共同投资1亿元,成立莆田市众协联投资公司,搭建鞋业供应链服务平台,为企业降成本。

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目前,莆田已初步形成制鞋、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与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去年7月1日,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项目正式量产,该项目是莆田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项目,总投资240亿元,填补了全市电子信息产业LCD面板空白,也为全省“填平补芯”作出贡献。同年8月29日,云度新能源汽车首款车型π1正式下线。

第二三产业相辅相成发展,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第三产业的辅助,第三产业的做大做强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近年,莆田现代服务业也迎头赶上。以电商为例,莆田全市有20万“网军”,借助“互联网+”,传统产业纷纷“触网”,服贸、家具、油画等产业拓宽销售渠道,逐步实现线下转为线上。

改革试点开花结果

近年来,莆田实施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以改革探索新模式。

2012年7月,省委、省政府批复莆田市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2014年12月,莆田被列入国家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莆田把新型城镇化试点与城乡一体化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出一条具有莆田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去年,全市新改建城市道路78.46公里、农村公路128公里。

除了新型城镇化试点,莆田还探索社会治理等各项改革试点。去年8月,2017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启动,莆田市“1536多元化解体系”和“网上大调解中心”经验做法入选。

以“多证合一”为代表,莆田实施简政放权,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去年9月20日,福建省一本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领到莆田市首张“多证合一”营业执照。“多证合一”改革,是莆田在全省“十八证合一”改革的基础上,再整合有关涉企证照事项25项,实行“四十三证合一”。

改革顺应民之所盼,为人民造福。“家在仙游,上班在秀屿区,一家三口的医保都在不同地方,原来办医保业务时得来回跑,现在去一个窗口就能全部办好了。”市民林立新说。莆田市医保中心开放信息系统互办业务功能,实现全市医保信息互联互通。

“得益于这些好做法,莆田首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一举成功。接下来,将总结提升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等试点经验,加快推进一批带动性强、影响面广的项目,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说。

描绘宜居生活画卷

莆田依山面海,资源丰富,生态优美。“三湾”环绕的海岸线、6万亩荔林水乡构成的“生态绿心”、绿道串联的绵延青山,以及贯穿城区的南北洋水系和木兰溪流,形成了莆田独具特色的生态优势。

延寿溪雅称绶溪,是莆田母亲河木兰溪的五大支流之一。依延寿溪走势而兴建的绶溪公园,被称为莆田的“城市的绿肺”。清溪、绿岛、古桥、丹荔、田园、乡村等自然风光在这里交相辉映,成为荔林水乡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明珠。

莆田水系发达,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21条。2013年,莆田按防洪安全、水环境治理、水景观建设“三位一体”的总要求,实现从硬化护岸向生态护岸转变,从裁弯取直向保持自然流态转变,从单一行洪向综合利用转变,同时打造滨水慢行绿道系统,突出水文化,展现水景观。

莆田结合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文明城市建设,将建设绿道与百姓休闲、娱乐、游憩场所建设相结合,与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特色小吃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内河整治、环境美化、文物保护相结合,计划到2020年,建成1000公里绿道网。

利用城市零星的开放空间,打造集运动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口袋公园,也是美丽莆田建设探索的城市绿地新模式。目前,莆田主城区拥有65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绿心、6万亩的荔枝林带,森林覆盖率达59.8%。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莆田村镇建设也进入快车道,美丽乡村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宜居环境持续提升。全市累计创建美丽乡村288个,创建32个示范村、1个美丽乡村示范县(湄洲岛)、11条美丽乡村景观带。目前,全市909个村居全部实施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逾98%。好山好水好环境,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莆田正款款走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